他更害怕的是日后会彻底失去君主的信任。
这对李斯而言是完全不能接受的,也是完全无法去面对的。
所以他怕了。
以至试图开始自保。
而且他也害怕扶苏的改变是一时的。
当年商君之功高如泰山,尚且因君主易人而遭车裂,他李斯的威望权力功业真能比得上秦人心中的商君?若扶苏最终将‘苛政’之罪尽数加于自己之身,他李斯一族又岂是灭族能了结?
到时天下对自己的不满者,岂会不对自己鸣鼓而攻之?
而这一切的担心都来自扶苏。
他看不透扶苏了。
这时。
“启禀丞相,回到府邸了。”
马车停住了,李斯没有下车,而是静了静神,才掀帘跨出了车厢。
也就在这一步之间,原本雷厉风行任劳任怨的李斯,身形仿佛一下老了许多。
……
三日后。
朝堂举行了一次朝会。
在各项议决事项结束后,嬴政当众道:“两月前,胡亥在南海时曾对南海士卒说过,要让大秦的士卒回家,朝廷不能言而无信,扶苏在这段时间一直在负责此事,眼下已有一些想法。”
“扶苏说说看吧。”
扶苏起身道:“儿臣遵令。”
“胡亥之前因为一些突发情况,对军中士卒当众说了一些话,这些话或许只是应急之言,但朝廷却不能失言,这段时间我召集不少朝臣商议过此事,最终得到了一个折中办法。”
“通过士官退伍转职,分批次的解决士卒的问题。”
一语落下,举殿皆惊。
因为扶苏现在说的,跟之前说的不一样。
之前扶苏对他们讲的可非是什么士官退伍转职,而是说要准许‘入学’‘为吏’‘赐氏’等,虽然心中很是惊疑,但也并未有多少人当众质疑。
而且他们也听得出来。
这是后面扶苏做的改动,也的确相对更为合适。
唯有蒙恬目光微动。
扶苏继续道:“士官退伍转职,主要从中下层军官着手,他们入伍时间较长,在跟两位丞相商议后,决定给予这些军官入学、为吏及赐氏的选择,用以妥善安置这些中下层军官。”
“此外。”
“对于士官退伍转职之事,我也将全权负责,总揽相关事政,因而也将就此新开一事务府,用以处理相应的政事。”
“扶苏第一次总揽相应国事,若是中途有所困惑,或许还要求教诸位大臣。”
“还请诸位大臣能不吝指教。”
扶苏朝众人躬身一礼。
众人也是齐声笑道:“殿下有疑,但问无妨,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举殿一片欢声笑语。
唯有胡毋敬脸色彻底僵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