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战事持续太久了,非是百越人顽强,而是环境因素影响,不过我在临来之时,倒是询问了宫中的太医,其中几人当年更是南下过岭南,为任嚣将军医治过,因而这几名太医对岭南的情况有所了解。”
“也是给治理岭南提供了不少建议。”
闻言。
李信等人目光微异。
他们本以为扶苏这次前来只为士官退伍,没曾想还去询问过太医,这其实有些出乎众人意料,但同时也让他们心生感慨,殿下当真是宅心仁厚,时刻念及着南海士卒。
这时。
赵佗朝营帐外高声一声,立即就有一位军司马入列。
他手中持着刀笔。
见状。
扶苏也不拖拉,直截了当道:“太医称,治理岭南其实跟治人一样,而岭南气候炎热、多雨,天气闷湿,丛林之中瘴气横生,还有各种蛊虫散布各地的水洼池塘,然大多是死水,因而首要是治水。”
“将这些死水疏浚贯通。”
“所以等到岭南彻底安定下来,南海三郡首要政事当是治水。”
“通过修筑渠道、引流等手段,让水活起来。”
“水活则地活。”
“此外。”
“这是治地之法。”
“南海将士过去来岭南水土不服,更是多次遭遇疟疾、瘟疫,在这些太医的诊断下,认为原因恐多是出在水源上,自古以来,世人皆是就地取水用水饮水,但南海恐不能如此,这里死水太多,里面沉浮着太多禽兽尸体,因而在岭南寻常饮水,当使用烫水。”
“我起初对此也是颇感困惑。”
“毕竟柴木昂贵。”
“不过在进入岭南之后,这股担忧也是消散了。”
“岭南山木众多,完全可以就地取材,只是这里毕竟多雨,木材并不易干,所以恐还需花一些时间,但我相信这些太医的判断,等日后南海死水变成活水,这里未尝不能成为大秦的第二个巴蜀。”
“只是需诸位将军多费心了。”
听到扶苏的话,众人若有所思。
赵佗等人其实之前也隐隐察觉到了,只是并未太过注重,眼下细细想来,也是对扶苏这番话深以为然,只是这番话来的太迟了,若是他们能早日知晓,或许南海前两次征伐就不会死伤那么惨重了。
赵佗道:“末将谨记。”
扶苏满意的点点头,又道:“经过这几年的耕耘,大秦算是勉强控制住了南海,但南海偏远,若有危局,朝廷恐难以驰援,因而为国家计,为华夏计,当今进入南海只有一条扬粤新道,恐都是远远不足的。”
“岭南地袤。”
“足以胜过昔日关中秦地。”
“如此广袤之地,绝不容有任何闪失,尤其朝廷为征服南海付出了这么大的伤亡,这更是朝廷所不容。”
“因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