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镇抚大秦> 镇抚大秦 第352节

镇抚大秦 第352节(1 / 3)

因为天下时势远没到冲突最烈之时。

按理还没到时候。

尤其秦国过往盛行求实,而关东风盛行阴阳,两者虽相悖,然并没有爆发实质冲突,因而在他过去的预料中,并没有想过会如此早就引发,不过他也并不在意。

因为胜负是注定的。

其时,随着儒家、方士被朝廷驱逐,阴阳学说在朝中已成气候,阴阳学说主流形式大体有阴阳五行、天文立法推演、星相(占云、占气、占候)、占卜(龟筮、蓍草筮、钱筮等)、堪舆、相人等六大流派。

不过阴阳家跟其他学派不同,各大流派互相之间很团结。

在互相协助之下,阴阳家在朝中地位不低。

无论是官府还是民众,无不以阴阳家诸流派提出的种种预兆,以为国事家事的重要参证,一有预言便能迅速流传开来。

然则。

秦终归有务实之风。

参证归参证,却又不尽然全信。

因而阴阳家在朝中有一定地位,然地位却相较有些不上不下。

然正因为此,秦就形成了一种很怪异的风貌,即有求实之风为本,而又不排斥神秘启示。

例如大秦立国时,公然以典章形式宣布水德国运,焚书不焚卜筮之书,也将卜筮之书视为医药种树等同等的使用知识。

不过良相公却是清楚。

务实跟阴阳之风,毕竟是相悖的,也注定会爆发冲突。

因而阴阳家一直在暗中使劲。

这也是为何六国贵族和方士儒生炮制出的‘亡秦者胡也’、‘明年祖龙死’、‘始皇帝死而地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等种种预言,能很快就传遍天下。

其中同样有阴阳家在推波助澜。

他们需要借这些神秘启示式的预言而扰乱天下,继而进一步扩大自己在朝堂的地位,同时让朝廷对他们产生一定的依赖,甚至是到必须倚重的程度。

想到这。

良相公目光微不可察的看了几眼张苍,而后又移到了李斯蒙恬等少数几人身上,满朝文武大臣,最为棘手的就是这几个法家、兵家人物。

法最为务实。

而秦法更是讲究有理有据。

所以这几个法家、兵家人物,才是这次朝堂争议的焦点,至于其他大臣,他其实并不在意,其他人首鼠两端,谁赢他们帮谁,唯有他们跟法家是必须要纷争到底的。

随即。

良相公似想到了什么。

目光缓缓移到了殿下的皇子区。

他双眼紧紧的盯着扶苏,扶苏作为大秦储君,在朝中有着不小的影响力,若是扶苏开口,或许会对朝臣的决断有所影响。

不过……

大秦从一开始就没有禁阴阳一脉,这其实已表明了一些态度。

所以良相公心中还是很安定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