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镇抚大秦> 镇抚大秦 第366节

镇抚大秦 第366节(2 / 4)

过去施行的王道统治,所以为了避免进一步激化矛盾冲突,也为了招徕民心,想继续关东过去的习惯,行赈灾以安民。”

“洪柱等官员一直坚持秦法不变。”

“不予置变。”

“臣已让人将各方观点记下,殿下若是想进一步了解,等这次商议结束,臣便差人送到殿下手中。”

扶苏颔首。

他自不是姗姗来迟。

而是很早便到了,只是一直在外旁听。

顺便也想看看有多少人动了改动‘秦法’的主意。

在外旁听的时候,他已大致明白了场中情况,洪柱等人掌管国仓,自然不愿意粮货被这么随意调出,而计然、桓砾等人则不同,他们是跟货物打交道的官员,一旦国仓里面的粮货离了国仓,自然会进入到市场,那也就有了流通的机会。

所谓的争执。

最终争的只有一个。

利!!!

在嵇恒跟《韩非子》的不断熏陶下,扶苏早已初入门径,根本就不会为那些遮掩之词蒙蔽,只是听着这些官员一副振振有词、为国为民的话,他心中又觉好笑又觉寒心。

只是他已不再如过去那样容易激动。

眼下心绪平静如湖。

扶苏朝众大臣微微拱手,笑着道:“李丞相因为提出防灾减灾制度,所以不便下场商议,而我扶苏对这个话题也有些好奇,加之心中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因而就说说我的一得之见。”

“不过我才疏学浅,在大家面前卖弄,实在有些唐突,还请诸位不要见笑。”

众人笑着道:“殿下谦虚了。”

扶苏略作沉思,缓缓道:“当年昭襄先王时,秦国发生了大饥荒,当时范雎向先王请命,希望先王可以开放五苑,容许灾民进入其中摘取可食用的野菜、橡果等果腹,而先王的回答却很坚定。”

“不救!!!”

“当初我读到相关史料时,也是心生疑惑,因为在我记忆中,先王分明是一位爱惜民力的君主,也很重视国民生息的君主,为何会选择不减灾民任由国民死伤呢?”

“等我看到先王的解释时,我才霍然醒悟。”

“吾秦发,使民有功而受赏,有罪而受诛。今发五苑之蔬草者,使民有功与无功俱赏也。”

“夫使民有功与无功俱赏者,此乱之道也。”

“先王非是执意让国民死伤,只是国法为重,更不能因小失大。”

听到扶苏的话,姚贾等人面色微变。

他们又岂会听不出扶苏话中的含义?

扶苏面色如常。

他继续道:“自商鞅变法以来,秦国上至公卿,下至隶臣都在国法之下,因此秦国才能日渐富强,现在如果因为减灾而破坏秦国之法,那便动摇了国家基本,国法今日能破,明日能破,长久下去,定会法将不法,国将不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