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镇抚大秦> 镇抚大秦 第372节

镇抚大秦 第372节(3 / 4)

秦自顾不暇之下,才是我等机会,这次嬴政外出巡行,其实也并不算坏事,我等一来可借此机会,打探秦军虚实,二来也可观察嬴政的身体状况,加之这么舟车劳顿,长途跋涉,就算是常人身体尚且会有些吃不消,何况是嬴政这般宵衣旰食之人?”

“而且相较于这次巡行,我更担心是嬴政的祭祀。”

闻言。

何瑊粗重的喘息着。

最终,还是为张良说服,慢慢冷静下来。

他凝声道:“祭祀?这有何担心的?嬴政过往巡行不是都有过祭祀吗?”

张良沉吟片刻,不确定道:“我只是对这次的祭祀心有不满,秦前不久才公布公事,自称要‘修人事以胜天’,何以会在这时宣布祭祀舜帝、禹帝?这难道不奇怪吗?”

“舜帝何人?”

“五帝之中人品功德之最。”

“最孝慈,也最爱民,法度平和公正,是一个宽和有度的远古圣王。”

“因而祭祀舜帝是过往最正常的事。”

“而后却是要在庐江军的额彭蠡泽西岸登临庐山。”

“庐山何出?”

“《山海经》云:创之大禹也!”

“庐山实则是一座不具备宣教意义的大山。”

“而大禹是五帝之中,最具有事功精神的一位圣王。”

“也唯有禹帝被后人冠以了‘大’字。”

“这绝非虚妄之颂,实因其功业超迈前代,也是奠定华夏文明根基之人。”

“治水以救民,划九州而立制,设井田以安农耕,封国建制以明国家,设天下百官并常备军队以统诸侯……”

“凡此等等,一言以蔽之。”

“华夏族群迈入国家时代,自大禹始也!”

“嬴政这次登临不具备宣教意义的庐山,又登临祭祀传说中的禹冢,其中的宣教意味太过浓郁了,我担心嬴政恐会借此宣示新政宗旨,并借机将新政宗旨借由大禹的治政传扬天下。”

“而且大禹是治水以救民。”

“跟秦廷宣扬的修人事以胜天相契合。”

“这恐也会让秦廷的新政宗旨更容易为关东民众接纳。”

听到张良的话,何瑊脸色微变。

他也明白其中不妙。

楚人过往最好巫术鬼神,一旦民心不再为神秘流言纷扰,也不再信所谓天道昭彰,那对大秦日后统治楚地,无疑会减少很大阻力,而对他们六国贵族世族而言,却是要失去一大助力,民人甚至会因此对他们产生怀疑。

一旦民人对他们生出动摇,日后再想鼓动生事,恐就要花费更大精力了。

“这可如何是好?”何瑊惴惴不安道。

张良默然不语。

他在脑海沉思了一会,冷笑道:“既然秦廷想绝神秘流言,那便让这些神秘流言愈演愈烈,多到秦廷不得不正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