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浴火重生之大宋中兴> 第三章兵围福州

第三章兵围福州(2 / 3)

“这样就好,对了,你们把各个旅中懂水性的都抽出来,单编成一部,我有大用处。”许汉青突然灵机一动。

“大人,您想编练水军?”参谋长郑晔问道。

“不错,光复军马上就要有出海口了,怎么也需要水军来防备海上的敌人啊!”。

福州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早在公元前202年,闽越王无诸就在此筑城建都,称为“冶城”唐开元十三年(725年)设福州都督府,始称“福州”五代梁开平二年闽王王审知扩建罗城,将风景秀丽的于山、乌石山、屏山圈入城内,使福州形成“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独特城市“三山”也就成了福州的别名。北宋治平四年(1067年)郡守张伯玉,编户植榕,此后,满城绿荫蔽日,暑不张盖,所以得“榕城”之美称。

宋时的福州城经过熙宁、绍兴、咸淳年间的多次增筑,城近于圆形,把晋子城南侧的3条护城河截围在城内。城有7门:南为合沙门,东南为通仙门,北为船场门、严胜门,东为行春门,东北为汤井门,西为怡山门。水门4座,即东南、东北、西南、西北4水门,以通3条内城河之水。

福州自古就是我国的重要港口。早在东汉时期,福州就与国外有海上贸易往来,宋代已成为繁荣的港口城市。

简单地围着福州外围巡视了一圈,许汉青心中基本有了底,虽然福州城没经历战火,城池比较坚固,但光复军有火炮、炸药,炸开城门还是有把握的。况且守军士气低落,战斗力不强,只要城一被破,顽强抵抗的肯定不多。

但对于泉州和福州这两个出海口,光复军却只能得其一,这是许汉青反复衡量光复军与元军的实力对比得出的结论。守一个城可能需要四万多人马,还要有一部在外围打击敌人。这样一算,两个城就至少需要十万人马才能确保不失,还能让元军无功而返。这在现在看来,光复军还没有这个实力。泉州比福州繁荣,比福州福庶,最让许汉青眼热的是停在泉州港的蒲家船队,如果能把这支船队全部拿下,建海军能省多大劲呀。

但泉州比福州坚固,左翼军比新附军战斗力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如果蒲寿庚坐船逃跑了,那攻下泉州的意义就降低了不少。

许汉青本来心中已经有了一个攻取泉州的巧妙计划,如果历史没有发生大的改变,如果许夫人的部队能听他指挥,那么他很有把握全取泉州。拥有了蒲家船队,装载上火炮,他将不惧来自海上的攻击。而且泉州将会给他提供持续不断的资金支持,光复军的发展必将会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大人,咱们什么时候攻打福州?”参谋长郑晔看到许汉青巡视回来后,只是在冥思苦想,不由得问道。

“哦,攻打福州?”许汉青从沉思中惊醒,一时还没回过神来。

“是呀,大人,各路大军都已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