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
董建设一进门看到何玉燕他们夫妻两人也是一愣。接着居然若无其事地朝他们点点头。然后继续说话:
“大家也别着急,都听我说,都挺我说。这次我跟人合伙搞了个保健品厂。厂子现在缺二十个工人。优先手脚麻利,上过初中的年轻人。大家谁家里有人想要进厂子的,都可以来找我。到过年前我都会住在大杂院。”
确定好了各种信息后,这些大爷、大妈才心满意足地离开。
何玉燕听完后,觉得他的动作也太快了。说不得工厂早就在生产了。
回去的路上,何玉燕就跟自家男人聊起了这个。
顾立冬点点头:“我看他那个样子,应该是想赚一波快钱。这厂子很可能是从别人手里弄过来的。厂子、工人、产品啥的都是现成的。至于去招商会,估计是想拉更多人一起进去。”
毕竟现在保健品真的是一个风口,每天都有许多同类型的工厂诞生。
顾立冬一个不搞保健品的,都听说过这两年保健品市场的火爆。
就说他们超市,明明不卖保健品的。但经常会有客人来问有没有卖保健品。说没有的时候,顾客还不乐意。问他们那么大的超市,为什么不卖保健品。
这可真是让他们哭笑不得。
这保健品超市虽然可以卖,但是顾立冬觉得这东西不靠谱,有风险。他不想卖这些,免得以后出什么问题。
董建设的动作很快。
刚过完年,何玉燕还没开始上班,就从大杂院的邻居那听说,董建设已经在丁香胡同招够了员工。这些员工培训一个星期就可以上岗了。
何玉燕倒是没有多去关注这个事情。
最近她也要重新梳理自己名下的店铺。文具店进入了正规,按照目前的趋势。除非是网购时代来临,不然经营上不会有问题。几家文具店都被她买了下来,运营成本大大降低。未来如果文具店这行做不下去。她也能手握几家铺子。
除了文具店,何玉燕还有一家回收站。
这几年,回收站一直健康运营没有任何问题。虽然利润对比起文具来说不算高。但一直都没亏本。里面工作的人也一直是康大爷跟卢大妞的亲爹。
不过,康大爷年纪大了,马上就要65了。他虽然说可以继续干下去,但是康家人都不准备让老爷子继续干活。
加上卢大爷年纪也不小了。何玉燕又不准备再招人。
于是,这家回收站也面临着关门停业的问题。
没错,是关门停业。这家回收站包括房屋何玉燕早就买了下来。她不干回收站的话,也能继续干其他事情。
不过回收站位于荷花胡同里面,周围并没有学校。在这里开文具店并不划算。
所以何玉燕有点纠结。把回收站关了后,这个房子能干些什么?毕竟这里的面积还挺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