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私塾。”宋衡解释说:“微臣想来想去,若要想租住聚集的百姓心甘情愿的掏钱出来造房子,非得用私塾来吸引他们不可。而且眼下京师的私塾本身也是一个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很多百姓做工有了钱,都想让自家的孩子读书、科举,只不过一下子涌进这么多百姓,私塾也实在是不够。”
朱厚照长大了嘴巴,“还真是殊途同归……也许这就是我们汉人的命。”
“陛下说什么?”
“没什么。私塾的老师哪里请?”
“各地的举人正合适。”
朱厚照懂了,“你是说那些没考中的举人。”
“不错,考不中在京师找个私塾当老师,准备下一科,这不是很好吗?”
“那过不了几年,私塾的老师就会竞争激烈啊。”
宋衡陪着笑,“能者上,庸者下嘛。不过,臣有些担心,这样的办法也有缺陷,便是不同家的百姓早造出的房子可能会不一样。”
“不一样没关系。”朱厚照不在意这些,“只要不是危房,朕不去管百姓把自己的房子造成什么样子,再说了,千篇一律岂不是也很单调?”
“还有些百姓,可能会没有足够的银钱。”
“朝廷可以借给他们。”朱厚照脱口而出,“他们有十两银子、再问朝廷借五两银子,这五两银子分期归还,不就可以了?这叫银行。”
“何谓银行?”
“便是当铺和钱庄的结合。他们将房契或是其他贵重之物作为抵押,由朝廷借给他们银两,归还的时候除了本金,还要还利息,利息不要这么高,有得赚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