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准确,但什么地方会有什么弯弯绕绕,大体上还是明白的,而且坚决不信说一点问题都没有的情况。
这是接触了好多次都会发现的。
所以说皇帝难骗。
换句话说,此次派顾佐前往,就是要晃一晃盐法的利益集团。如果他不这么做,也许更加没有价值。
但陛下真的要挥刀斩杀那么多人吗?
连大演武都搞出来了,举起的屠刀总没有再放下的道理。
韩文叹息,“陛下要革除天下弊端,有此志向,也许的确终有这一日……”
世上的事原也难说啊……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
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
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
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
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韩文走前吟了这首苏轼的《满庭芳》,词中竟有些致仕还乡、回归山水之情。
顾佐听不明白,这是念给他听,还是大司徒壮志已酬?
韩文出了诏狱以后,
毛语文才出现。
有了上次诏狱死人,这一次毛语文小心多了,里里外外的人全给他换了一遍。
如果有人要来,那他也要亲自来。
其他人不要紧,万一顾佐死在这里,那他这个副使也就不要当了。三番五次的出事情还得了?
“大司徒,为何不告诉他宫内实情?难道大司徒也觉得陛下是要处置他?”
韩文微微停顿,说:“人生在世,太过顺遂有时候并非好事。低谷之时才更容易看得清这个世界。”
“大司徒真是用心良苦。”
韩文微微低头,“劳请毛副使,关照一下礼卿。今日之恩,老夫铭记于心。”
毛语文和这些外庭重臣没什么矛盾,只不过他的行事做派导致这些人并不怎么待见他。所以相对来说接触就比较少。
但如果能够有这种卖人情的机会,他还是愿意的。
所以他也是应了下来。
接着他也下到地牢去看了看,
韩文走后,顾佐又回到自己的案前,不过他没有在写东西,而就是坐着发呆。
“拿点好酒来吧。”
人生这种关口,还是需要酒的。
出去之后,
毛语文收到一封密信,看到那人的模样,他有些惊异,
因为此人乃是他特意安插进南宁伯府的。
“没有人跟着吧?”
“没有的,属下绕了几条街,跟不上的。”
说着,毛语文忍不住打开来看,看完之后有些震惊,“此事干系重大,你可确定?”
来人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