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葵儿姑娘偷偷瞄了一眼……其实朝政,和她们这些女人有什么关系。
……
皇帝这里病了以后,侍从室的几人也难得空闲下来。
但严嵩这几日过得并不容易,谢丕在谢阁老回京之后便直接回家了。
他却没处去,平日里他与那些太监也不是完全隔绝,这个时候就生怕自己被牵扯了进去。所以算是担心了几日,不过好在一切都有惊无险。
侍从室是知道皇帝圣旨将张永叫了回来。
这其实是个很有内涵的政治动作。
因为张永是西北镇守太监,职权重大,责任也重大。西北的军务因为有皇帝财力支持和杨一清的大力整顿,慢慢的卫所之兵也军威大振,换句话说杨一清所掌握的军事力量会随时间越发强大。
以皇帝和边军的格局来看,一个镇守太监多重要自不必提。
可这种时候却将他召回,这显然不是计划之中的事。
因为三月大朝会之后,张永才随杨一清返回固原,眼下到地方最多两个月。
也就是说,一定有更重要的事。
可会是什么呢?
宫内的种种变故,等一个月后张永回来,司礼监都收拾妥当了,那时候局势慢慢归于平静,他能干什么?
所以其实当初严嵩接到这个命令,始终揣摩不到皇帝的圣意。
但他知道一定有某种圣意。
因为当时皇帝是带着怒火回的乾清宫,既然是怒火,就是碰到了事情,而碰到事情之后所采取的行动,能是随意之举?
至少这位皇上不是这样的性子。
也就直到这几日,严嵩慢慢摸到了些影子,
因为刘瑾所得的授权太大了。
皇帝几乎没有一次让他这么任意的做过一件事。
这是帝王心中最深的心思,
严嵩不敢想……会不会这其实也是有意的?
第三百七十二章 局面
“宫里的现状摆在眼前,以往也有成例在先,碰到这样的事,陛下从来都是一究到底。这个时候要陛下半途而废,难度极高。”
李东阳和谢迁终于回来了。
原来他们的一帮人也似找到了主心骨。
像礼部尚书林瀚、左都御史张敷华、新任大理寺卿吴角、工部尚书曾鉴都迫不及待的来找了他。
所说的自然也是盐课之案。
但李东阳开口便是一个‘难度极高’,弄得其他人也都不好讲了。
“司礼监刘瑾趁着陛下重病休养之时,在宫内大举屠刀。虽说昨日暴雨冲刷,今日什么都瞧不出来。但人,是有记忆的。”曾鉴抬着袖子重重的说了最后的话,随后低头叹息,“宫里如今这样处置……已经走了样。外边儿的继续追下去,又如何保证不走样?酷吏之流,根本理解不了皇上的准确意思,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