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垂拱而治,但民生仍然艰难,寻常之家一遇灾年便是卖儿鬻女,而朝廷尚有复套、马政之大策,潜在的亦有鞑靼、倭寇之隐患,如今借此清查盐案之机,筹得八百万钱粮,但所得不多、所用不少,何以全都要花掉?!便是寻常人家也知存粮以备荒年啊!”
谢迁则相对平和些,他想要先搞清楚状况,“微臣斗胆,尚不知陛下要将那么多银两花在何处?”
“还能花在何处?八个字而已: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就像一个坛子里的水,朕抓人、杀人舀出来一大勺,还得倒回去才是啊。这也不是朕不留‘存粮’,只不过此番变动,朕舀得水太多,不倒不行啊。”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是的。朕要修路,修路其实也是个手段,关键在于把银子再送还给百姓的手里。以往小民不是要服徭役么?朕不要他们服,实打实的干活给工钱。如此一来,这银子是不是又回到了百姓的手中?李阁老谢阁老,这可不算败家啊!”
李、谢二人一听原来是这么一回事,真的是吓了一大跳。
“若是如此,臣二人皆是同意的。且畅通道路,利于朝廷、利于百姓,也是一项善政了。”
民间若有大善人,其善举里也有一项便是自掏腰包修路。所以修路并不算离经叛道。
这件事倒没什么,关键在于怎么修,这就指望不上这群老臣了。
“既然两位阁老同意,那此事先如此吧。”朱厚照不想再继续讨论了,说来说去都是少府,着实不好。
或许是顾佐和阁老一样都拿了二等特别俸禄有关吧。
皇帝眼神扫过其他人,“诸位爱卿还有事吗?”
礼部尚书林瀚往前一步,“启禀陛下。微臣有事启奏。”
“说。”
“便是关于陛下大婚一事。”
……
第三百九十四章 定婚期
“微臣有事启奏!”
礼部林尚书执笏板上前。
“婚配之礼,人伦大道。皇帝大婚,乃国之隆礼。祖制,皇室诸王必十五选婚,出居京邸。况陛下乃天子,圣龄十六。臣已奏请太后,为祖宗嗣续计,为社稷生民根本计,以婚礼不宜过期为上佳。太后慈谕,先帝遗诏拳拳,望陛下早定婚期,择吉行礼!”
婚礼、婚礼,重在一个礼字。
明代婚礼之制严格遵循传统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而这仅是婚礼当天要走的流程,实际上还有很多准备工作,就像此刻婚龄的讨论、婚礼仪注的编订,以及婚期的选择等等。
就眼下来说,婚期只能定今年底还是明年春。因为具体的日子是要看女方的生辰八字,然后去算的。
这都是礼,一步也不能够错。
此外,这个事情要从皇太后的准允开始。张太后在很多事情上没有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