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大明嫡长子> 大明嫡长子 第394节

大明嫡长子 第394节(1 / 4)

“陛下赞赏,微臣惶恐!惟继续勤劳王事,以报陛下之恩!”

他已经五十多了,顺天巡抚这个位置再不升,基本就到此为止了。尤其巡抚已经是高官,再动就是侍郎、尚书这种显官,他自然也想。

朱厚照满意的点点头,他对民牧这件事还是比较关心的。问道:“良臣。你仔细说说,顺天府已退出的民牧的地方,是如何做的?”

“是。改牧为农,最为要紧的是百姓缺乏足够的粮食过渡,按照陛下旨意,凡退出民牧的百姓,官府给以廪食、庐舍、牛种,并助其恢复耕种。只要度过青黄不接的阶段,待到收成之时,便可一切无忧。”

朱厚照忽然想到个另外一件事,“他们有田的嘛?”

胡公许眼皮一抖,“有的。民牧也不是叫百姓只养马。平日里,百姓也务农。”

喔……

朱厚照觉得自己是不是过于紧张了,因为他印象中,北直隶地区的人地矛盾是很突出的。

原因也简单,这地儿衙门多。

就像朱元璋当了皇上以后,凤阳百姓反而惨了。叫: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什么道理?就是这里出来的大官太多了。而那时候对富的概念就是置田地,所以这些人都回去圈地。

北直隶地区也是这样。

但顺天巡抚说的对,百姓不是只养马,不种地。这样看来,这个政策也是对的。问题只在于退的不够多。

朱厚照一手捏着奏疏,一手缓缓的敲击,他在努力回忆刘六刘七大起义的细节,现在已经还农于民,顺天府应该还好……不会再有什么事了吧……

第四百二十九章 举贤、见闻

四川巡抚费宏在基本是过了初三便上路了。

蜀道难,他不得不提前很久出发,这样才能在大朝会之前赶到京师。

除了他以外,在他的队伍里,还有三个特别的人。

这其中,有两个人是绑着扔在囚车里的,另外一个人则正常。

去年十月,京师侍从室来了旨意,要求他详述嘉定府知府李旦华、顺庆府知府刘夫和叙州府知府付茂兴三人的为政之德和为政之道。

这种旨意还是头一回。但侍从室来的东西,肯定是皇帝亲口嘱咐。

而且他也知道侍从室的规矩,时间长不给回复,必定会下督办单来催办,下的次数多了,那基本官儿也当到头了。

所以这件事他亲自来办。

但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这个嘉定府知府李旦华、顺庆府知府刘夫对上是谄媚拍马屁,对下则是欺压奴役,生活作风更是穷奢极欲、极讲排场,关键这样的人还在吏部拿到了优等。

这件事不是小事。

而且远在万里之外的皇帝为什么忽然要查这两个人?难道说皇帝已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