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指望他们今天就能上手干活,但学习一下怎么弄,自己教一下流程还是够的。
庞大利是一个成熟的包工头了,雇到人的第一时间立刻问他们干过什么,有什么特长,然后根据他们的能力来分工。
罗又发因为年纪小力气不足但是人机灵被分到一个做计件的工作,算每个人一天砌了多少砖,每个砖头多少钱。不需要账房那样厉害的算数,只有能算到一百,会画个横平竖直就够了。
庞大利给他准备的正是王怀玉之前推出的阿拉伯数字表格,简洁的几个笔画就能写出庞大的数字,横平竖直的填写就能记录一个人干了多少活。这对他们这些不认识多少字的施工队来说,再好不过了。
几乎是庞大利交了一遍,罗又发就能照猫画虎的记录了,再写几次,罗又发彻底的熟悉后,庞大利便放心的交给了他。
他也不担心罗又发作假,因为干的活是有数的,如果对不上那是要扣钱的,要是严重还要赔钱。
罗又发就更没有其他想法了,他现在只想好好把这个表格给参透,然后自己学会算账学字。他们施工队旁边是另一个施工队,他可是听说了,每逢五就有衙役过了教他们认字。要是读的好还能奖励笔墨纸砚和书本,甚至再好一点还能去书院读书,以后也考个衙役。
这样好的事情让罗又发升起了斗志,他不想一辈子在地里刨食,农闲的时候为了挣几文钱,求爷爷告奶奶的去找活干。他也想和外面那些衙役那样,穿着体面的衣服受人尊敬还吃喝不愁。
有了这个想法,罗又发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努力又刻苦,往往是衙役过来交完他们字,他就趁着空闲的时候拿笔在地上写写画画。把牙医教的所有字都吃透,学透。
慢慢的衙役也发现了这个勤奋好学的学生。有意无意的开始教授他更多的知识,比如每天教其他人五个字,就会教他15个,30个,如果还能够接受的话就会教更多。
后来慢慢的认识了基础的字后,衙役又开始教他一些诗经,论语中的典故诗词。结果不到两年的时间,罗又发就把书院低年级的知识学会了。
而这两年里他只有年节的时候才回家,平时都在苍梧县和平河县这几个郡主管理的县里找活干,在这几个县里,他总能找到高工钱的活,尤其是他后面认得字多了,挣到的工钱也更多了。
家里人知道他的工钱也不催他回家帮忙种地,只是出来打工的叔叔伯伯们总是放不下家里的田地,一年总有一大半的时间放在地里,平时能出来打工的时间很少。
罗又发因为家里的地少不得不出来打工,现在反而是希望能一直打工业不想要回去种地了。他尝到了学习的甜头,在工作余也不停地学习,哪怕他现在能够成为账房或者出去当个小管事了,他也仍然不满足,宁愿每天赚得少一点也要挤时间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