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那边早早就蹲满了有生意头脑的人。他们或拉着马车,或拉着驴车,甚至有赶着牛车的整整齐齐的停在码头的另一端。
见到有声传过来了,他们就会赶紧上来问主人。你们需不需要租马车?你们要到哪里去?
每个人都十分热情。尤其是看到戴森他们这样的船,就知道这将是一笔大生意。
戴森他们还没有相熟的马车队。所以在一般挑选后才选出了三十辆马车给他们送东西,这远远不够,剩下的只能用小船,一点点的运回平河县。
如流水一般的货物沿着河流往上,或组成马车队沿着平坦宽敞的水泥路往上。
第133章
王怀玉出门前,预料自己不会那么顺利,估计最少也要一年半载才能回去,但是算了一下戴森他们出去的时间,怕对方在她走的时候来了。
到时候要是运来了她的玉米土豆红薯这些,因为不知道怎么种而损坏,那她是真的得不偿失。
事实证明她确实是有先见之明,这才刚刚走出岭南不久,戴森等人就到了,还带来了她心心念念的玉米和土豆。
王怀玉不在,接待他们的就是林清风。
没有自己见到的时候,林清风是无法想象这些东西有多好吃,产量有多高。但有王怀玉的交代和再三叮嘱,他也将这划为最重要的事情。
“戴森老板,按照你们和郡主的交易,这四船货物我们用等量的丝绸和茶叶来换,请问你们要多少茶叶和丝绸?”林清风带人清点了船上的货物,把那些已经坏掉的剔除出去,四艘船装了三万斤玉米和五万斤土豆。
只是很可惜,土豆因为保存不当,在遇到风浪的时候船上灌进了海水,有一万多斤是腐烂不能再栽种的。
不过这些都是运输的正常损失,戴森这种做惯了航运的人,眼也不眨的看着这些腐烂的土豆被扫进海里。
林清风不懂其中的含量,所以没有多少心痛的感觉。但是旁边等着分种子的百姓恨不得跳进水里去抢救一下。
土豆和玉米像之前的木薯一样,被率先分给干旱和贫瘠的地方。当然还有一部分留在最肥沃的平原地区,用来培养出更好的种子。
玉米和土豆栽种十分容易,尤其是玉米,只要在有一捧土的地方放下一棵种子,天生地养也能收个一碗,是一个人一天的粮食。
玉米的秸秆,这是可以拿来当柴火,或者直接用竹篾编起来当做围墙搭成草棚,极其保暖,是很多没有房子的人的首选材料。也是县衙搭建安置流民的移动房的主要材料。
勤劳的岭南百姓按照王怀玉留下来的方法,先将玉米用草木灰裹了一下。再将土地刨成松软状态,挖成一个个碗口大小的坑。每个坑放一到两粒玉米,再盖上土。大概过个20天左右,玉米苗就能长到一指左右高。
这个时候有的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