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从汉人那里听到了一个消息,都说左校王是大阏氏的心腹,是智囊,过从甚密。”
“什么?”单于脸色大变,怒不可遏。他刚要发火,李陵又笑着说:“不过,这都是传言,究竟是不是事实,李陵并不清楚,一切请单于决断。”他顿了顿又说:“如果我猜得不错,那么一会儿的回报,肯定是说左贤王是真的造反了。李陵斗胆,敢请单于派一个信得过的亲信再去查探一下,以保万全。”
单于紧紧的攥起了拳头,李陵虽然说这是个传言,未必可信,却在他的心里掀起了巨涛狂澜。如果卫律真的和大阏氏有染,那么他支持桑昆的用心就不正了,要害昆莫也在情理之中。他稍微一想,立刻转身派了个身边的侍卫,再去查看。
侍卫刚走了一会,卫律又匆匆的回来了,他喘着气,惊惶不安的对单于说:“单于,左贤王不肯前来解释,恐怕是真的反了,请单于早做准备,我的人手不足,恐怕治服不了左贤王。”
“是吗?”单于见他所说正如李陵猜测的那样,他冷笑了一声,转身进帐。卫律大惑不解,他看向面带微笑的李陵,脸色顿时变得煞白,一种不详的预感涌上心头。
“你们俩都进来。”单于在大帐里叫了一声,正在互相看的卫律和李陵连忙换了脸色,低头进了大帐。单于坐在正中间,眼睛盯着火塘里跳跃不停的火苗,怔了半天,忽然问了一句:“丁零王,左校王,你们说说,我对你们如何?”
“单于对我们恩重如山。”李陵和卫律异口同声的应声答道。
“那你们说说,我们要怎么对付汉人,是战还是和?”单于两只眼睛炯炯有神,在卫律和李陵的脸上来回扫视着。
卫律和李陵都没有说话。单于说的和实际上不是和,他们都知道,汉人是要求单于投降而不是议和。卫律当然不敢说应该投降,如果要投降,不仅可能要送桑昆去长安做人质,而且和汉人关系不错的昆莫肯定会沾便宜。李陵也不敢说投降,他一说投降,肯定会让单于觉得他还心向汉朝,趁机公私两便。所以两人略一沉思,几乎不分先后的说道:“战!”
“如何战?”单于脱口而出。看样子他已经被汉人逼他投降的强势激怒了,早就打算和汉人一战,只是没有必胜的把握,故而犹豫。
说到打仗卫律就不灵了,他低下头没吭声。单于有些失望的看了他一眼,把目光转向了李陵。李陵的用兵能力是公认的高明,要打仗,就只能依靠他了。
李陵感受到了单于的期盼,他抬起手捏着须尖想了想,正色说道:“单于,以目前的形势来看,就算单于和左贤王消除误解,合兵一处,单于庭也不过八万人马。要和汉军的十几万大军正面,显然不是汉人的对手,再别提还有乌桓人在旁边虎视耽耽。”
“是啊,带先、达林这两个狗东西,私心作祟,要不然我匈奴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