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节(4 / 5)

要不,你也别去洗炭了,如今天气凉了,咱多收碎尘,用做袄衣。”

中年汉子点头,随后又从怀里掏出一张纸,一只笔:“我今日被炭管事夸奖了,他给了我这个,说是以后工坊里会开一个夜课,教什么‘拼字’,我不也懂这个,你拿着去吧。”

纸是黄色的苇草纸,笔就更简陋了,只是用细线捆住、用烧成的炭棍的柳木笔。

“叔叔……”少年惊喜无比地拿起纸,目光闪动,“真的吗?”

“嗯,听说是那位坊主的恩德。”中年汉子想说要学的话,每天是要给一个盐钱的,但这机会太难得了,他辛苦一点,让孩子能学到字,就是天大的幸运了。

阿瑰用力点头,小心地将纸笔入下,出门把自己的脏手洗干净,这才敢去抚摸那笔了纸。

同一时间,工坊的一处小窝棚,七八个小乞丐正缩在这,分享着他们从水磨房出的污水里捞出的糠粉。

“回头我们要多捡一些铁。这个冬天应该就可以熬过去了。”一个小乞丐正数着手上的铁块激动的说。

“是啊,他们的炉渣里还混着好多的铁渣。只要咱们能多寻些,送给铁匠铺,就能活下来。没准过两年就能攒下一笔钱去,买一块地了。”另外一个小乞丐也热切的道。

“只要咱们能再长大些,就能进工坊了,好想快点去上工啊。”

“要是爹娘还在就好了。他们要是能多坚持几日。咱们就不用流落街头了。”一个小男孩低声抽泣道。

此话一出,一群小乞丐们都沉默了下来。

朝廷迁都,大量的平层贵族来到洛阳,圈地占田,他们的小村子不知怎么的就变成了别人家的田地。连着他们也同样成为别人的奴仆。

如果只是这样还好,当奴仆比当丁户日子能过得更轻松些。

可是今年夏天大旱,主家催收又紧,不给救济,他们无奈只能逃荒。

可是还未靠近洛阳城。父母亲族就因没有路引私逃乡里为由,被捉去修石窟寺。他们也不知道石窟寺在哪里,只能流落乡里。好在及时找到了河阴镇,这才能活下来。

这个城外还有很多都会他们一样无家可归的人,在这里讨生活。

“早点睡吧,明天还要继续去敲炭渣呢!”

小孩子们挤在一起,闭上眼睛,虽然还是腹中饥饿,却期盼着明天。

-

十月十五,洛阳下起了第一场小雪。

元宏正十分高兴地召集了洛阳所有的公卿大臣,本来只是打酱油的萧君泽也被拉来凑数——这让君泽十分不高兴。

他被迫穿上了一次都没穿过的改制官服,四品少卿的官职正好是红衣,方心圆领,头戴罩帽,加上放量大,用腰带一束腰,衬得他本就惊艳的容貌多了十分的端庄,这一路走过来,不知引起多少抽气声。

而在上方的孝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