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负责人,包括郭伟伟也是邹涛一手提拔的。
雷军指着邹涛笑道:“这小子在南开读的是化学专业,天天逃课打游戏,差点没拿到毕业证。”
正在敲代码的邹涛突然说:“雷总,我那不是打游戏,是在学校机房练习编程。”
“你自己信吗?”雷军笑道。
“嘿嘿。”邹涛傻笑,扶了扶眼镜没说话。
宋维扬拖了张椅子坐下,翘着二郎腿问:“小邹对网络游戏有没有了解?”
“mud我以前经常玩。”邹涛说。
宋维扬道:“那是文字网游,你接触过图形网游吗?”
邹涛说:“接触过啊,在国外挺火的。”
宋维扬道:“抛开国内网络环境不谈,如果让你研发一款图形网游,你觉得有把握吗?”
“这个不好说,”邹涛道,“我们现在都是做单机,没有网游开发经验,恐怕会出现大量漏洞。就是国外现在的图形网游,也经常出小bug,用来做商业运营估计很难受。而且现在国外最火的那些网游,已经开始出现私服了,我们做游戏遇到私服怎么办?”
宋维扬想了想说:“那就从国外的私服那里弄来代码,先模仿一款国外最火的游戏练手。只需要改动人物和物品的外形,什么都照搬过来,明年试着运营一段时间。”
“这个可以的,就是照抄嘛,没有什么难度。”邹涛点头道。
先照抄一款游戏试运营,一是可以锻炼技术团队,二是可以锻炼运营团队,赚不赚钱都无所谓。等到团队锻炼成熟了,国内网络环境也成熟,那才是真正大展拳脚的时候。
宋维扬突然又问:“韩国的游戏行业如何?”
此言一出,宋维扬身边的程序员都笑起来,似乎他问出了一个很滑稽的问题。
雷军说道:“韩国的电子游戏行业,前几年一直在拾中国人牙慧,他们最流行的单机游戏,就是中国的武侠类游戏。《仙剑奇侠传》、《金庸群侠传》,还有我们的《剑侠情缘》,都被韩国人拿去玩了。只不过《仙剑奇侠传》是官方正版,而《金庸群侠传》和《剑侠情缘》都是盗版。《金庸群侠传》被盗得面目全非,名字都改成了《倚天屠龙记外传》,默认主角的名字叫李小龙。”
为什么《金庸群侠传》在韩国叫《倚天屠龙记外传》呢?因为这本在韩国最出名啊。
韩国比中国还晚四年加入国际版权组织,80年代疯狂盗版翻译金庸。《射雕》三部曲被改名为《英雄门》,分别叫做《蒙古风云》、《英雄归来》和《逐鹿中原》,而且翻译时各种注水,字数增加了将近一倍,中国武侠迷去读肯定一脸懵逼。
其中,张无忌在韩国的人气最高!
90年代的韩国电子游戏市场,几乎被中日和欧美游戏统治,中国武侠游戏在韩国特别受欢迎,并且影响到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