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器说着看向灞水对岸,那里有车队路过,有的直接过去,有的稍微停一下,到桥头喝免费的汤。
天冷了,喝口热乎的汤,进到城中即使一时间卸不了货,也能多坚持会儿。
“大哥你买地不?”李易说的似乎不是一件事儿。
“买地?买哪里的地?”李成器琢磨着问。
“码头了、蓝田县周围的了、皇庄上面的了、渭南县的了。”李易说出来几个地方。
“盖庄子?”李成器首先想到的就是庄子。
“修仓库,如果不想迁都,那么京兆府将是一个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也是生产制造、物流中转中心。”
李易说到地皮的事情,现在长安的房价已经很高了。
但不够,还会更高,等陆路的丝绸之路重新打通,别处的货物运送到长安,长安再向西域运。
以前长安的地位始终不是特别高,吃不上饭时,要去洛阳。
现在长安不用因缺粮跑到其他地方,商品周转就需要仓库。
当然,李易不会再买地了,至少不在京兆府买。
别的有钱商人保证能看到机会,李易给提个醒。
“百姓手上的房子和地还会更值钱?官府的地也如此?”李成器思忖一番,发现问题了。
“官府的地不能随便卖,百姓的房子……”
李易说到此处顿住,想到了个事情。
怎么限制资本流入?当然是限制房子买卖。
如何限制房子买卖?给设个资格,比如说在长安生活工作多少年了……
他想出这个主意,又觉得不对。
京兆府还有许多空地,只要规划好,足够安置人口。
而且大唐是农耕时代,百姓不会为了到长安生活放弃自己家里的土地。
“百姓的房子不怕,别人想买,很贵。京兆府县里的房子和地是连在一起的,想买别人家的永业田,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李成器笑了,他对是否会有人到京兆府炒房不急,百姓一直住着的,把房子卖了去哪住?
他考虑的是另一件事情:“易弟,官府的地建成仓库,是不是可以租给别人用?”
“户部收钱。”李易想到了毕构。
“应该有更多的仓库,注意防火,同时把仓库到外面的路修好。
再于仓库不远的地方建旅店,买卖的商人就可以住了。
户部弄得那个给商人们交流得地方就不错,顺便还把税给收了。”
李成器说起户部建得买卖交易大厅,采取了很多手段,牙人也参与其中。
商人们很喜欢,其中有几个自作聪明的商人用内外价交易,想避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