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 权利试探意志尊(第五更)

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 权利试探意志尊(第五更)(2 / 3)

太监记录呢,比如现在。

李易看在那里唰唰写着的桃红、青松等人,郁闷!

你们往后不怕失业,能够去当速记员。

永穆公主眼珠子转转:“他们愿意吗?”

“小道消息传出去,回头收他们百分之五十的税,他们会很主动交。

百分之十他们不愿意,说明他们太善良了,心里过意不去,想多交。

虽说应该一视同仁,但别人强烈要求多交税,你拦着,会寒了别人的心。”

李易知道嵩山的佛道两家不会搬家,只能就范。

河南嵩山与南京钟山佛道是一样的,他们喜欢选择兵家必争之地。

看似争山,实则争水道、争平原、争人口资源。

红尘世人争,争生死。

生死之时,南京优于洛阳,洛阳古都,总是失落。

南京古都,至少还有生死乾坤逆转的易爻。

故北宋不以洛阳为久都,迁东都于开封,成就东京梦华。

而南宋安不敢直顶长江一线,真正的都城在杭州而非南京。

杭州所处,不可成都。

君无必死志,何来江山持?

之所以佛道都喜欢把自己的地方放在这样的位置,是因为他们的身份,方外。

即便真的打仗打输了,他们以方外之名,带动信仰,当政者依旧得重视,如儒教。

李易是从后世看历史,他太懂了,不然老毛为什么要收拾这些玩意儿?

运动过程中一些县志都没有了,很可惜。

中华文明传承最厉害的就是县志,李易那时的整个世界,除了他的国家,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个东西。

县志不管哪一个朝代,都会保留,而且写好多份。

一个朝代起来,保证要修史,修得是断代史。

史记是通史,所以很重要,即便写的人带着自己的主观意识。

断代史也一样,谁写这东西不得带着自己的情感?

故此李易喜欢嵩山,小时候看电影看的,那时他还不读史,不研究。

现在嵩山这么好的地方,收你们百分之十的税,你们还找老毕麻烦,施加压力。

行,百分之五十,交不交?

是你们的佛道宗教信仰宣传厉害,还是我李家庄子的报纸牛逼?

洛阳我来了,我就给百姓好生活,你们行不?

我能飞到天上去转悠,你们谁飞一下?

十米深的池塘,你们谁跟我一起绑大石头下去,半个时辰后拉上来?

“李郎,要杀人吗?给护士们练手啊。”

永穆公主不知道李易的回忆,却能猜出李易的心思。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