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两千三百五十四章 乘风破浪船归家(第三更)

第两千三百五十四章 乘风破浪船归家(第三更)(2 / 3)

海州所在现在放风筝就比较好,呃……河南道的青州、莱州,放风筝最合适。

不过眼下当地人口少,更多的时间用在生活上,无暇过节。”

李易想起了潍坊,每年那里都要举办风筝节,各种风筝在天上飞。

有的风筝人力根本拉不住,用机械设备放线、收线。

李易提到的海州百姓确实在放风筝,他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显著,收入翻几倍。

趁着今天是上巳节,孩子们找工匠制作风筝,组队到海边放,管他风往哪边吹呢,逆着就行。

放着风筝,有眼尖的孩子发现海平面上出现了几个小黑点,抬头继续看风筝。

等了一会儿,更多的小黑点出现,前面的小黑点变大。

“船,有船队,这是哪的船队?不应该是打渔的,打渔的船往另一个方向去了。”

眼尖的孩子指着那里大喊,有点紧张,别国的船?那么多?

“快去告诉别人,准备战斗。”大孩子同样认为来敌人了。

他们闲着没事整天琢磨着大唐的海军与别人打,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

眼下代入进去,开战喽!

不等孩子们报信,海边高地搭起来的灯塔上有人举着望远镜早已看到。

现在等再近一些好确定身份,主要看帆和旗帜。

不长时间,旗帜隐约见到,被风吹起来,角度不怎么好,船只的帆调整,旗帜往旁边飘了下。

看清楚了,龙旗,大唐自己的船。

其他的不用看了,按照船只的大小和数量,只能属于一支队伍,大唐海外恩泽团。

蓝宝带队,去倭国的人手,一年多了,今天回来。

“快,给陛下发报,蓝宝的船队回来了,一共三十艘,看吃水很深,不知道装了多少东西。”

观察的人告诉旁边的同伴,开心不已,吃水深,代表装的东西多。

电报滴滴答答传出去,另有人开始摇电话,双重保险。

“电报来了,电话也来了。电报说蓝宝归,船三十,吃水深。

电话里面说蓝宝带领的大唐海外恩泽团回来了,眼看会在海州靠岸,三十艘船全在。

就是瞧着危险,怕沉下去,不知道装了多少东西,水线位置高。”

小机器人汇报,先说电报,电报内容少,电话还得别人接。

“好,回来了就好,等一等,船靠岸就知道人手缺没缺了。”

李易端起酒,喝一大口,看天上飞舞的纸鸢和人,感觉风和日丽。

其他人也没心思吃东西了,喝酒等待,看看蓝宝从倭国带回来了什么东西,不会是普通的石头吧?

小易说当地的石英石和石灰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