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带来了几分悬疑和压迫感。
不是典型的“小人物陷入大阴谋”模式,而是冷硬推理模式。关键人物了解事件真相。钱德勒的《漫长的告白》就非常典型。
余心姚确定小说模式是没问题的,就是主角团逐渐接触到了真相,探索出残酷的真实。
“恶鬼、业魔,特别是业魔。攻击抑制、愧死机构原来都是为了这一刻。自圆其说的设定,有点不错。”
第三册结尾,当展露出愧死机制,倒是让余心姚有了阅读享受。愧死机制以咒力驱动,没有咒力就代表不受机制控制,也就是代表可以杀戮有咒力者。
咒力者因为攻击抑制和愧死机构,无法还手。
“只是这样……”
对余心姚来说,只是这样不够。没达到简社长的评价。
确实,设定的自洽只是开胃小菜。
第四卷、第五卷剧情开始暴走。
是从校园探险,暴走到种族大战的地步。
受人类奴役的化鼠种族,白鼠那一支叛变了……
解决肯定是主角团战胜了叛变的化鼠,而叛变者白鼠部落的白鼠壹站在了审判席。
[“那么白鼠壹,现在给你辩护的机会。”
“我的名字叫阿尔吉侬!”
“你这野兽胆大包天,竟敢否定区内赐予你的珍贵的名字?”
“我们即便是野兽,也不是你们的奴隶!”
“不是野兽,你是什么东西?”
“我们是人!”]
审判席上哄堂大笑。他们笑是因为长得像鼹鼠一样的东西,只因为会说人类语言,就把自己当成人类了?
这个刺耳的笑声,好像通过文字传达到了余心姚耳朵里。
不用看后面,他已然猜到了后面的剧情。
所以超能力觉醒者国度之外的科技国度,在被征服之后,被扭曲成了化鼠一族。
“设定有意思,太有意思了。为什么非要把不会超能力的普通人扭曲成老鼠一样的物种呢?为何不直接奴役呢?就好像奴隶主和奴隶那样。”
“因为愧死机制啊!把普通人变成鼹鼠一样的外表,就不是同类,就不会触发愧死机制。就可以肆意用超能力奴役和惩罚化鼠。”
那么为何又必须有愧死机制呢?因为咒力太强了,如果不加以遏制,这种破坏力之下,人类很快就会灭绝!
“咒力就是核武器吧。咒力的外溢就会让周围的动物变异,所以只能住在神栖区,正是在描写核辐射。”余心姚也认同。
如果一个人拥有核武器的破坏力和污染能力,那么他确实可以称之为神。
“不净猫、化鼠,设定派的经典之作。”余心姚感慨,阅读感大满足。甚至有点起鸡皮疙瘩的感觉,脊背都蔓延开疼痛。
特别是里面有个剧情,白鼠壹捡到了人类的婴儿。就是具有咒力的孩子,养大之后,杀起人来不会触发任何愧死机制。
白鼠壹,哦不是,阿尔吉侬差点就依靠这张王牌,推翻了“神灵”的统治。
可惜最后被看破。被化鼠养大的咒力者,以为自己和化鼠是同类,故此她被设计攻击化鼠,反而触发了愧死机制。
“不光是设定,这部小说针对社会学以及心理学,有一个硬核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