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礼物(3 / 4)

达这个雕像。再比如霓虹赠送的“豆腐”(不明白为什么会有送豆腐),或许代表什么特殊含义?毛熊国用滑来表达。

总的来说,就是你们送礼,我用艺术形式全给你演出来,不得不说,毛子是有不少艺术细菌的。很自然的,顾陆续写的《逃向上帝》,即便还未正式发布,也肯定是有好多毛熊人看过。

燕副部等人也要开始忙碌的公务,顾陆和他们是住同一层的,但也没见人。

刷卡打开,顾陆环顾八十多平的套房,行李箱什么的,早就在房间里放好。

“如果不是太累了,一会还有事儿,我真想出去逛逛。”顾陆回到酒店疲惫的地说。

下午四点左右,前台就打来电话,有人拜访。接他去三个托尔斯泰沙龙的人到了。

对于这次活动,咕噜大王是非常失望和不失望并存。

沙龙上,当前毛熊国著名的文学家都在,如萨利尼科夫、爱德华·韦尔金、奥克萨娜·瓦夏金娜、尤里·布依达等,跨入二十一世纪后,脱离了被教科书的这层,国内了解毛熊国文学渠道基本上没有,所以列了那么多人相信大多数名字也不认识。

甚至绝大多数人连百度百科都没无——很致命,但他们都是在欧美都著名的作家,如叶甫盖尼·沃多拉兹金,代表作《拉夫尔》,被欧洲誉为俄国的《悉达多》,一本书奠定大师地位什么的。国内也有出版,但应该售出不超过三千册……

失望的原因是,并不是传统讨论文学的沙龙,提前召开的原因,仅仅是身为沙龙主持人的尤里·布依达赠送给了顾陆一本书——《战争与和平》。

“这本书是托尔斯泰先生生前签下的最后一本书,想要送给一个了解毛熊国的外国人。我认为那个人是你了。”尤里·布依达这样说。

列夫·托尔斯泰亲笔签名的书?还是最后的一个签名,卧槽!

实话实说,顾陆也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但这种在教科书里的人突然在现实中和自己有交集,有一种魔幻感觉,感觉有点不真实。

“请收下吧。”尤里·布依达就是毛熊驻华大使馆的大使阿列克谢的那位朋友,他提前看了剧本续作,也十分激动,所以才会做出这个举动。

萨利尼科夫:“先生,我认为你应该再考虑。”

爱德华·韦尔金:“顾先生,我不是针对你,但这个作品,我想有更合适的人。”

奥克萨娜·瓦夏金娜:“尤里·布依达,这本书是彼得先生托付给你的,你是能够做主,我不知道你为什么这样做,但你这个决定也是烂透了!”

彼得·托尔斯泰,大文豪的玄孙。

顾陆不失望的地方也就在这里,瞧见了作家们最真实的反应。恰好顾陆其实也认为这本书拿着烫手啊!但尤里·布依达非常坚决地把书交给了他,并且邀请其余众作家去看明日的戏剧。

很自然的,《逃向上帝》也被毛子们改编成了其他艺术形式。

当晚返回酒店,没想到还接到一通电话。

来自共青团子。

作为从小吃青团子长大,嫡系中的嫡系,顾陆与之是保持了良好联系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