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点点头,表示认可。
循序渐进,引领者。
这难度一下子就降低了。
随后郭阳又问道:“项目资金和政策扶持?”
林部长说道:“部里只能协调水务、交通、住建、规划、国土、供电等部门,多部门合力,整合项目资金。
具体的盐碱地改良专项资金政策还在研究之中。”
郭阳抿了抿嘴,意思是得自筹呗!
“盐碱荒地的租金怎么算?”
林部长挑了挑眉,也大概摸清楚了嘉禾的顾虑。
“前五年租金免费,或者是由地方财政承担。”
“至于合同问题,有部里背书,至少短期内是不用担心的。”
郭阳心想,正常来说,5年时间刚好能够让盐碱地变为良田。
以苜禾的经验,苜禾1号种子贮备也够,只需要1-2年就能完成改良成良田。
再用2-3年回本,剩下的时间,就是净赚的。
30年的合同流转时间,能寿终正寝的毕竟是少数。
郭阳已经倾向于答应下来。
有上层背书,
最大的问题就解决了。
双方初步达成了意向。
由部里牵头,嘉禾的专业团队和地方政府多次磋商具体的投资协议。
突如其来的惊喜,五原县政府一时被砸蒙了头。
让投资协议的谈判很顺利,
县里能给的政策支持基本上都给了。
最终,一份事关五原县200多万亩盐碱地的改良计划流露了出来。
在县城里引起了轩然大波!
……
五原县城西郊。
“满眼一片白茫茫,寸草不生碱圪梁。年年辛苦都瞎忙,大片土地尽撂荒。”
“盐碱地里种庄稼,十年九不收。”
这是近年来,五原县最常见的景象。
走在田野里,满眼都是荒芜,盐碱地和沙化并存。
郭阳仿佛想起了两年前。
那时的双桥村也是这般荒芜,天地间一片白茫茫,犹如积雪覆盖。
但两年时间,盐碱地霎时变成金疙瘩。
两万亩苜禾1号的大卖,更是让他的内心火热。
对高等级的种子,对自然能量的渴望越来越强烈。
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
苜禾农牧在盐碱地治理上又迈出了新的一步。
通过谈判,苜禾农牧和五原县签订了盐碱地治理改造的投资协议。
项目分三期建设。
计划改造面积超百万亩!
而第一期主要是针对县城西郊及更远处的盐碱和沙化土地,涉及面积超50万亩。
项目勘察团队由苜禾和五原县农技中心组成,同时农大及农科院作技术辅助。
五原县农技推广中心的负责人邱振东,是土生土长的河套汉子。
外表敦厚,性格豪爽。
但面对广袤的盐碱地也时常一筹莫展。
“这里盐土含盐量大部分超过1.0%,作物很难出苗,只能种植向日葵,产量仅为正常的30%~70%。
而且,因连年使用化肥,农民只种地不养地,导致土壤板结硬化,耕作性能差;
连年使用大车翻地,犁底层深厚,土壤通气透水性差,根系难以下扎,作物易倒伏。”
郭阳笑了笑道:“听起来情况比双桥村要好些。”
邱振东却并不乐观,“盐碱就像一个漂亮少女身上的疥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