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玄幻小说>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123章 丰凯农机

第123章 丰凯农机(2 / 3)

。”

关程不再停留,径直回走。

而在原地,几个老板的讨论还在继续着。

“老白还真是好运啊,厂子虽然不差,但能卖2000多万,赚麻了呀!”

“听说老白后悔了哟,现在政策开始转向,今年生意都比去年好些了。”

“嘉禾集团投了那么多钱,请了那么多专家,也许改良了生产工艺,产品质量大幅提高呢!”

有个满脸横肉的胖子不屑的说道:“现在大伙儿都是你抄我的,我抄你的,能有什么创新。”

胖子豪横的看了一圈,“我不信丰凯能起来,赌不赌!”

“赌什么?”

“丰凯明年的销售额能不能上千万,谁输了绕市场裸奔一圈!”

“我靠,赌这么大,老郑。”

“我和你赌!”

几人中,也不乏冷静的人物。

“我刚才好像听到了主轴承盖类零件。”

“主轴承盖?那玩意结构也不难吧!”

“但也不是谁都能生产的,丰凯至少引进了先进的加工设备。”

闻言,几人的心思也冷却了下来。

“老郑,还赌不赌?”

“赌!老子怕过谁,咋老爷们一口唾沫一口钉。”

……

郭阳已经到了丰凯的研发中心,看了半天,除了拖拉机略懂外,其余的都有点懵。

余洪海也不在,忙着去和各地政府勾兑了。

农机产品补贴目录中央和省市会存在差别,需要企业挨着去做工作。

中央的农机补贴资金其实并不多,分配到每个项目县只有50万元。

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央财政补贴的作用无异于杯水车薪。

举个更直观的例子,

农业大省豫省有5个县今年能享受到中央补贴,加上本省的资金自筹,总投入也只有1000多万元。

而豫省全年购置农机的机械投入是30亿元,两级财政的补贴金额只占到了三百分之一。

但这是直接给农民的财政补贴,更体现了国家扶贫济弱的决心。

是从‘由农补工’到‘由工补农’的重要转变。

所以中央财政的出资数量是引导性的、象征性的,更多的是表达一种政治取向。

中央都安排资金了,你省财政得跟进吧。

地方官员想往上爬,你不得拿出点政绩来?

你是农业大县?粮食主产区?

那你更得积极响应了!

其中黑省又是尖子生,上半年不含中央财政,只是省市县的补贴资金都超过了5000万元;

其余的,陕省在财政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也拿出了2000万,苏省2000万……

一个粗略的统计是,中央农机补贴政策出来后,全国大部分省市都出台了地方补贴政策。

全年补贴金额接近2.4亿元。

这个数字在未来二十年的时间,会连年翻翻。

余洪海的老丈人在鲁省农业厅是管农机的,他自身也搞了那么多年农机经销。

由他去跑关系,再合适不过了。

……

郭阳在研发中心又呆了会儿,才等到关程回来。

寒暄了一阵,关程才介绍了起来。

“郭总,通过集团提供的技术资料,目前丰凯以下几款产品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一是单缸柴油发动机,新的型号更环保节能、节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