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玄幻小说>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136章 卖断货

第136章 卖断货(2 / 3)

程到位。

现场比较,让农民亲身感受到品种优势,增加反馈行为。

同时通过现场会,又能为农民提供施肥、防止病虫害知识和技术。

最终,通过这种方式,掌握了产品终端的消费者,也就控制了市场的话语权。

……

酒香不怕巷子深。

何况天玉1号在传统宣传渠道上也未落后,电视、报纸、碟片、横幅等,应有尽有。

播种季的到来,彻底的点燃了种子市场。

各路品种纷纷亮招。

郑单958依然响亮,‘懒玉米’声名在外,产量也不差。

配以德农公司强大的生产能力,完善的营销网络,实惠的价格,让其依然备受追捧。

但除了风光无限的郑单958,

天玉1号也惊掉了很多人的眼球!

在一片质疑和贬损声中,天玉1号,火了!

各地的展销会上,种子一到,就立马会被一抢而空。

农民点名找经销商要买天玉牌种子,营销高峰时甚至排起了长队。

更有甚者,直接卖断了货。

鲁省,荣华公司下属的门市。

“没了,一点也没了。”

农户手中递出的钱仍不愿收回,“下半年总该有了吧,我先把定金给了。”

“啊,还能这样?”

“一看你就是新入行的,当年我抢郑单958就是这么干的。”

他的种植面积大,有几百亩,就因为一时的犹豫,种子就断货了。

沙洲种业。

谢方林也在随时关注着先玉335的销售数据。

虽是第一年上市,先玉335也不缺乏拥护者。

预计今年的推广面积有30万亩,种子销量过100万斤,超3000万的营收。

利润率奇高,高达50%以上。

只是谢方林每到一处,都能感觉到天玉1号的火爆场景。

让他寝食难安。

玉米作为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搅动着许多人和部门的神经。

农业部也是如此,

各地的数据向京城集聚。

一份份榜单传入了各路大佬的耳中。

郑单958市场占有率超30%,销售种子1.2亿斤,销售额4.5亿。

“嗯,还行,不错。”

天玉1号,推广面积1100万亩,销售种子0.4亿斤,销售额14亿?

“嗯?这数据没错?”

“领导,天玉1号也纳入了良种推广补贴项目,数据应该是准确的。”

“哦,天玉只是和良种补贴沾边吧,这零售价老百姓能承受?”

那人尴尬的点了点头,

领导继续看了下去,不一会儿,便看到了先玉335,其60元/公斤的售价再次让其皱起了眉头。

“我们的科研之路任重道远啊,核心竞争力太差,连登海这样的企业都选择了和跨国公司合作。”

“如果再不改革,研发能力不能转移到种业公司上,国内种业公司还会想着出国引种。”

顿了顿,

“天禾种业还不错。”

种业周刊属于央媒,农业部的相关信息很快便传了过来。

徐平连夜让人赶制,第二天就印发到了农民日报等多种报纸上。

引发了热议。

郑单958的战绩还算正常,天玉1号是什么鬼?

超级玉米再现?

单个品种营收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