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玄幻小说>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187章 种棚老户算细账

第187章 种棚老户算细账(1 / 4)

陆汉斌莞然,被人信任的感觉竞是如此美妙,他和张竞相视一笑。

“再来一次,成本能降低一半。”

“这么多?”

“主要是人工需求在减少,今年丰凯的沙障机在实际使用中报废了不少,但机器是越来越好用,余总答应的,今年外部订单完成后,就优先供给大中型沙障机。

以后的人工成本就是运草、栽树、浇水。”

郭阳若有所思,沙海其实做了很多没必要的投资,比如说水,其它治沙公司都是直接抽地下水,哪会像沙海一样交了大量水费支撑水利部门从黄河调水,另外维护古河道这些也该是政府投资行为。

但沙海的意义是修复生态,获取自然能量,流域和河道有来水,植被得到恢复,生态自然更好了。

也许这些也潜移默化提供了自然能量。

但随着梭梭的陆续成活,业务熟练,成本降下来是完全有可能的。

梭梭树的抚育管理比较简单,造林后可自然生长,只是速度慢一些。

也不可能全部栽植梭梭。

提到运草,郭阳又想到了无人机。在沙漠里,配合沙障机,无人机可以实现精准投放麦草,树苗也同样可以投放。

但丰凯和微光都还暂时还没动静,还是得他亲自去催一下。

看了视频后,郭阳让张竞再弄一份精简版的。

他和陆汉斌则去了温室,看一下沙棘和瀚海红麻的育苗情况。

准备出发时,郭阳和陆汉斌相继接到了电话,也就分开了走。

宁小婧的声音传来,汇报了一下最近的工作进展以及需要特批的事项。

先是苜禾1号种子,已经在工厂里清选了,但国粮和农发的两千万亩盐碱地改良却难产,只推进了不到300万亩。

其种子按2.5斤每亩的最高量计算的,再增加用种量,会导致过密,牧草分枝数减少,产量反而会降低。

其实按嘉禾的测算2斤就够了,但客户有自己的想法。

嘉禾也拗不过别人,只得给两家准备750万斤种子。

这就还剩下一千多万斤种子。

高层的盐碱地推广还没发布,但在一些人耳里,也不是秘密。

郭阳让宁小婧找余小川先去私下做一些推广,拖到明年春政策也应该出了。

其次是河西乳业在几个主要城市的牧场已经开建,营销宣传也在运输能辐射到的范围铺开,电视等大众媒体以及楼宇电视广告、海报等都有。

只是奥运会的赞助商,主办方还在吊着,可能要11月才会进入最后阶段。

另外9-10月是丰收的季节,辣椒、玉米、小麦、大豆,牧草等。

各子公司和基地都有一种蓄势待发的感觉,示范会、宣传会、收获节等等都在紧密的筹备着,几乎每天都有方案、申请、邀请发到集团总部。

最后就是一些竞争对手的动态,小动作不少。

郭阳让宁小婧整理好,先发份电子版过来,他一时半会儿可能还回不去。

谁知道大领导什么时候来?

打完电话,离夹子滩的移民区也近了,已能看到联排的温室。

罗修超车的时候,郭阳看到陆汉斌一手接听电话,另一只手熟练的换挡操控着皮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