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玄幻小说>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247章 从田间到餐桌

第247章 从田间到餐桌(3 / 7)

沿海三家大豆加工生产非常好,用的都是进口大豆。”

“现在整个企业都靠沿海的厂养着,因此,黑省的厂即使停了,工人也照常上班。”

记者问:“进口的是转基因大豆吗?”

薛礼强说道:“是。”

这位国产大豆的捍卫者反应,问题已经提过了,建议也提了,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

“3%的低关税、不设过渡期、没有进口数量限制……使得国外低价转基因大豆鱼贯而入。”

“国家给国产大豆加工企业有每吨160元的补贴,但必须按照1.85元的国储价格收购国产大豆。”

“基本已经放弃加工国产大豆。”

采访出来后,很快就开始传播。

相关的报道在网易、新浪、腾讯等门户网站的发酵:九三粮油开始加工转基因大豆了!

“洋大豆低价冲击再袭,坚守者九三粮油转向。”

“华夏大豆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

这对国民是不小的冲击。

遥想一年前,由天玉1号引发的转基因风波,传导到孟山都转基因大豆种子。

最后是坚守非转基因大豆的九三粮油获得了巨大的收益。

那时,很多的家庭主妇将食用油的希望放在九三粮油身上。

堪称民族之光!

没想到,短短一年,这浓眉大眼的家伙就叛变了。

但其每加工一吨国产大豆,亏损600元的说法,也让很多人吁虚。

也有记者深入东北调查。

在黑省大豆之乡阿城xian的一位农户家里,去年收获的4000斤大豆还一直没有卖出去。

村民说:“每斤大豆的种植成本起码1.4元,年初的时候价格不到1元,现在也不过1.2元,仍不够本,只能窝在家里。”

实际上,由于豆价低卖不出去,村民家家户户的角落都堆满了大豆,村里很多村民储藏的大豆比他家还多。

面对来势汹汹的进口大豆,最直接的受害者还属豆农。

因此,村里的人察觉到种大豆没啥出路,种大豆的积极性一年不如一年。

类似的采访在社会上很有传播的热度,这就导致关注的人越来越多。

同时千疮百孔的大豆产业也直接展现在了国人的面前。

“谁来拯救国内大豆产业?”

“能再给庄炳昌教授几年时间,国家说不定会更有话语权。”

“唉,这种级别的教授,怎么会出意外呢?”

社会各界关于大豆的讨论越来越激烈,阴谋论也甚嚣尘上,同时隐忧也越来越多。

谁来拯救国产大豆?成为了社会各界的心声。

而就在这时,嘉禾集团以迅猛的手段开始在粮食加工领域进行布局。

六月初,嘉禾粮油集团公司成立。

接下来一个月,嘉禾相继在苏省、黑省各投资10亿元建立粮食加工厂,涵盖大豆、玉米、水稻,甚至生物质能也在规划设计内。

并与粤省富之源油脂厂、辽省华良油脂公司、闽省章州油脂厂商谈并购事宜,并迅速落地。

川省、疆省以及中部地区的投资项目也迅速的进入了考察之中。

同时,嘉禾在综合分析国内大豆产区布局的基础上,先后在西北、东北、黄淮海、西南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