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粮储备有多深厚,还没有人见识过。
目睹了隔空论战的郭阳略微有些凌乱,《粮食市场报》给国际粮商挖坑也就罢了,你老提嘉禾几个意思?
能不能别提了?嘉禾什么时候接受过你们的采访了?
不过郭阳也没有想着给嘉禾降降温,只是纳闷徐小雪咋还没动静呢……
这时高德的电话打了进来,主要是说国外的粮价越来越高,而且很多国家限制出口,很难买到。
“接下来就主收国内的玉米。”
郭阳认为这是正确的,玉米增产3000万吨,这不是个小数字,单增产的这部分就价值400~500亿元。
国内的玉米价格近来也一直比国外低,援助的粮食应该也是玉米。
“期货建仓完成了吧?”
“芝加哥交易所、伦敦商品交易所、大商所都完成了建仓,以5月、7月合约为主,保证金比例控制在50%。”
郭阳想了想,“风险可以稍微拉高点,接下来是种子销售旺季,资金回流很快,有风险随时能加保证金。”
“好。”
等到电话挂断,郭阳再次分析了下嘉禾粮油的资金分布。
拢共投入了220~230亿,其中60亿用于建厂和并购,100亿元左右用于收购粮食。
收购价1200~1600元/吨不等,玉米大约350万吨,小麦约220万吨,稻米约135万吨。
期货市场上约投入了30亿。
农产品期货交易保证金收的比较低,大约8%~15%,最大杠杆6~12倍。
嘉禾粮油的整体杠杆大约是4.5倍,30*4.5=135亿元。
这已经是一股不小的势力。
但嘉禾粮油账面上还留有30多亿现金,高德的风格过于稳健了,全走的大马路。
次日,徐小雪打来了电话。
通知有几篇报道即将见刊,会发在《种子周刊》、《农民日报》、《华夏卉报》、《华夏经营报》等上面。
“郭总,未来几天嘉禾会风头很盛哦!”
郭阳笑道:“为国家添砖加瓦,嘉禾受点委屈又怎么了。”
徐小雪嘟囔道:“郭老板怎么可能会受委屈?”
很快郭阳就看到了相关内容。
《种子周刊》从生态、病虫害、遗传资源保护、气候变化等论述了品种多样性的重要。
而农民盲目追求天玉1号的高产,不分区域都在播种天玉1号,而天禾今年生产了2.8亿亩的种子。
天玉1号不耐锈病,抗虫方面也有缺陷,报道里也附上了病害图片和今年减产的案例,国内的气候也往不利的方向发展……
即使是很完美的品种,当面积大到一种程度,也是巨大的隐患,病虫害也是会进化的。
何况天玉1号并不完美。
最后得出结论,黄淮海锈病蔓延加剧,影响到了其它产区,今年玉米产量将遭遇滑铁卢,有些地方甚至会绝收。
这把郭阳都唬得一愣一愣的,《种子周刊》的分析的确有理有据。
嗯,这波反调唱得很给力,打击到位,给徐小雪打个9分,满分100。
天玉1号今年销量铁定会受到影响,一些大户为了降低风险,分散品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