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玄幻小说>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348章 USDA,不想打价格战的老美

第348章 USDA,不想打价格战的老美(6 / 7)

实也不大,因为今年国内大豆播种面积暴增。

商务车绕着大豆田兜了几圈,才最终在办公室见到了基地的总经理安涛。

安涛原本是嘉祥制种基地的生产负责人,前期天禾在鲁省盐碱地上的天豆1号示范推广基地也是安涛建起来的。

后来业务扩大,一时又找不到合适的人。

郭阳和瞿阳一合计,就把安涛提了上来。

“挺悠闲的啊,老安。”

翘着二郎腿看报的安涛冷不丁被吓了一跳。

“老板,什么时候到的?”

“刚到,开车在地里转了一圈。”郭阳又介绍了下,“这是嘉禾粮油的高德,高总。”

两人互相打了个招呼,随后安涛又忙前忙后的给各泡了杯茶。

“今年风调雨顺,这两个月除了追肥和防病虫害,基本没啥活,就看看报。”

高德笑道:“刚去看了,今年的大豆和玉米长势都很好。”

相比高德,郭阳更直接,“直说,大豆一亩预估能产多少斤?”

安涛伸出了一只手掌,过了一秒,又收回了大拇指。

“500?还是400?”

安涛笑道:“良田至少能收500斤以上,有些甚至能收到600斤,差一点的盐碱地、贫瘠地也能收400斤以上。”

“今年肥料太贵了,有些农户舍不得追肥,不然还能高些。”

高德又问:“成本呢?”

安涛说:“不算地租,每亩约200元,算上地租,一亩成本约600元。”

郭阳和高德心中的把握又大一分。

这样算下来,每吨大豆的生产成本在2400~3000元之间,甚至能更低。

而且这里运输到鲁省工厂并不远,即使北上津门,物流成本其实也不高。

在农民保本的情况下,到厂成本最低能控制在2700~2800元/吨。

但大豆今年每亩普遍有30~50元的补贴,农民赚补贴钱就够了。

苏省等滨海盐碱地上的大豆基地也差不多。

甚至物流成本更省。

郭阳和高德继续向安涛问了些细节。

比如玉米改种大豆的情况,鲁省今年大豆播种面积增长的很夸张。

去年鲁省玉米播种面积四千六七百万亩,大豆播种面积四百多万亩。

但今年玉米改种的不少,鲁省大豆播种面积上千万亩跑不了。

和嘉禾建立了合作关系的有四五百万亩,至于没建立合作关系的,其竞争力也稍差一些。

种植面积小且分散,品种各异,栽培水平参差不齐,缺乏机械……

加上收购过程中的混收、混储、混运,原料质量难以保证。

所以,国粮即使想转变采购路径,第一想法也是撬嘉禾的大豆种植基地,而不是自己建立渠道。

等鲁省的种植基地考察也告一段落,高德问道:“老板,还去东北吗?”

“不去了。”郭阳撇了撇嘴,“看九三的态度就知道了,这老薛,接受采访就算了,末了还不忘提一嘴嘉禾。”

“哈哈,不到两个月亏10亿元也确实夸张了点……”

嗡嗡嗡。

高德掏出手机,“咦…阿秋的电话,可能是船运公司有消息了。”

“应该没那么快。”郭阳说道:“先接,可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