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工作。”
程迪说:“这恐怕有点难,我没有这方面经验,可能搞不定。”
“没关系。”郭阳笑道:“收购的事有其他人协助你,你只需要搞定库马尔。
另外,种子的推广的速度一定要快,所以,收购的种子公司可以没有研发体系,但必须得有种子生产基地和销售渠道。
如果能在阿三主要的和甘蔗生产邦都有销售渠道,嘉禾也可以像孟山都一样溢价20倍收购!”
“不需要研发体系吗?还是说,公司已经有计划的品种了。”程迪讶然道。
一般来说,种子公司收购最看重的还是育种资源,销售渠道,好吧,也确实重要。
郭阳笑道:“确实有两个不错的品种,所以也需要一位专业的育种家前往阿三,现在你自动请缨,这个机重担自然也得交给你。”“好,老板,那我也不推脱了。”程迪答应了下来。
他想出国的原因也很简单,天禾的商业化育种平台已经建立起来了。
以后的育种就是靠人力、物力、计算一次次的去做实验,育种成果会源源不断的出现。
而且他的育种理念和国内传统育种家不对付,在参加了几次学术会议后,得罪了不少人,他自己也没有往学术上发展的意愿。
既然如此,往技术管理上靠就是他的想法,而这次进军阿三市场就是他的机会。
在接下来交谈中,程迪从郭阳口中知道了部分有关品种的信息。
程迪顿时就对阿三市场充满了信心。
适应性广、抗性强、产量高,这样综合性状抗打的品种,阿三各邦的农场主应该很难拒绝。
甚至,他还担心这样的品种会不会助力阿三的产业大幅进度,影响到国内产业。
郭阳立马表示大可不必担心,稍稍透露了一点这两种品种极其耗肥的特性。
以阿三的农业技术水准,标准产量500kg的品种,其能达到亩产200kg以上,推广就不成问题。
亩产12吨的甘蔗产量就更吓人,国内也就6~8吨/亩的水平,阿三更菜,甘蔗亩产只有2~3吨。
嘉禾的普适性高产甘蔗品种,绝对能让阿三的农场主兴奋的嗷嗷叫。
四月初,程迪就带着天禾的代表团来到了孟买。
在一座酒店的大堂里,程迪见到了前来迎接的库马尔,对方热情的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
“程,我可想死你了。”
“库马尔,好久不见,看你的样子,回国后过得不错啊!”
“嗨,也就托家里的关系进了马邦农业部,负责联络辖区里的农业企业,嘿嘿……”
听到库马尔意味深长的笑,程迪很好的遮掩住了鄙夷的神情。
两人在密歇根的时候,大多数时候都形同路人。
现在熟络得像是许久不见的朋友,纯粹是程迪向其许诺了丰厚的佣金。
寒暄了一阵,程迪把这次同行的两人也介绍给了库马尔。
一人是曾庆,天禾的副总,另一人是苗一封,战投部的副总,但让库马尔讶然的是,主导的竟然是程迪。
安顿好之后,程迪单独和库马尔约了个地方。
“不知这次天禾想收购什么样的种企?”
“有和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