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奉上茶饭。
一众用了茶饭,又喝了汤水,驱赶寒冷。
家长与一众坐在房舍之间谈说,真人与家长相谈甚欢,许久之后,家长牵来孩童,问道:“先生,你觉我这孩儿如何?”
姜缘望着孩童,笑道:“不俗,乃灵童也,他日必有一番造化成就。”
家长说道:“不瞒先生,我这孩儿天生聪慧,我乃山野之人,教导不得些甚,但其却能自知礼节,反过来教我等,我那时便知,我这孩儿若是长成,定是不俗。”
猪八戒笑道:“生而知之,乃圣人也。”
家长摇头说道:“不敢当,不敢当。但比常等孩童聪慧许多。”
猪八戒说道:“你这孩儿,他日有成就,定能提携于你等,却是有福。”
家长笑道:“承先生吉言。”
真人望着孩童,笑意盈盈,未曾多言些甚,他自知时机不至,他不须与其多言。
孩童目光望着真人,总感觉他曾经在何处,见过这位先生,他方才见之,便觉十分亲切。
但他想不起来,他在何处见过这位先生。
……
真人一众在房舍之中歇息一夜,便无意在此处久留,次日便是辞别夫妇二人与孩童,要继续前行。
夫妇二人挽留真人。
真人摇头说道:“有道是‘天下无不散筵席’,今我当是离去,不必挽留,他日若有缘法,我等定能再见。”
夫妇二人闻听此言,只得放任真人离去,不敢再多加阻拦。
真人一众正是要出门而去,那孩童忽是扯住真人衣角。
夫妇二人正要将孩童拉回。
真人却是俯身下来,问道:“小童,你有何事?”
孩童抬眼说道:“先生,我等果真有再相见之机?”
真人俯身,轻抚孩童天灵,笑道:“若是他人,或须缘法,但你与我,他日定有再相见之机,你可安心。”
孩童说道:“先生可曾骗我?”
真人笑道:“不曾骗你,不曾骗你!但可安心!我去也。”
说罢。
真人不再多言,起身朝外而去。
孙悟空等众自是跟随于其后。
孩童见真人离去,心中灵光一闪,朝真人离去背影,行得大礼。
直至真人远离,夫妇二人方才将孩童扶起,说道:“孩儿,你身中可有不适?”
孩童摇头说道:“父亲,母亲,孩儿身中无碍。”
夫妇二人说道:“但见孩儿你那般模样,尚以为你将跟随先生等而去。”
孩童笑道:“父亲,母亲,孩儿年幼,如何会那等所为。”
夫妇二人笑道:“但你常常和大人一般,久而久之,却是不知你尚且年幼。”
孩童未曾答话,憨笑不言。
……
却说真人一众出了村中,在山道前行,此间未有风雪,但沿途积雪许多,教人前行甚难,然于真人一众而言,如履平地罢。
吕岩忽是问道:“老师,方才那人乃老师弟子,其为修行正道而转生,此等信念,教我敬服,但我尚有一惑,不知老师能否解惑。”
姜缘笑道:“吕岩,你且说来与我听。”
吕岩拜礼后,说道:“老师,何等修行,方可如老师这般,纵然其转生,亦可知其前世之事,识破真数?”
姜缘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