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玄幻小说>盛唐挽歌> 148.第135章 帝王之怒,心证即可

148.第135章 帝王之怒,心证即可(4 / 5)

高兴,皇帝岂不是可以随意杀害边军大将?

“你们这是都不把朕放在眼里了么?”

上好檀香木制成的灵柩里,已经死去多时的杨玉环,安静的躺在里面。她身上已经换上了贵妃才能穿的宫装,脸上画好了贵妃才能画上的浓妆,尸体也被处理过,可以长期存放而不会腐坏。

只是所有人都知道,李隆基心中那口气还没出,该惩办的人还没有惩办,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离开的!

谁提这一茬,必死无疑!

只能说各有千秋,与杨玉环不相上下。

颜杲卿被调到了河北当县尉,许远变成了不入流的文官,依旧在幽州地区基层当差。这次但凡可以被李隆基迁怒的人,一个没跑,不死的全部被收拾。

“回圣人,太真修士被找到了,遗体已经被清洗干净……”

尸体很快就被送到灵州城,由本地最好的仵作负责勘验。

太真修士不在了,圣人可以对她的家人好一点。把太真修士的家人接到长安来,也能时常祭拜一下她。

“这件事可以早些去办,不必等朕回长安。”

空虚与哀痛,来回循环。想起这一年多与杨玉环在一起的激情与刺激,让他心如刀割。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这座临时桥梁,本就是一次性耗材,而且还留了“一键毁灭”的暗门。打仗的时候,敌人骑兵追击,断后的队伍是可以在顷刻之间毁灭这座桥的。

李隆基收起脸上的哀叹,面色淡然说道。

修建木桥的段秀实,被刺配到西域从军,后面没有听到他有什么消息了。

她还是杨玉环,但已经不会成为杨贵妃。

李隆基眼睛一亮,瞬间回想起几个月前的杨家寿宴上,杨玉环那三位姐姐的绝美容姿。

很久之后,李隆基终于哭够了,他对杨玉环所有的温情,都随着眼泪流走了,整颗心剩下的,便只有冷硬。

整个大堂内噤若寒蝉,只有他一个人的声音。

似乎是在印证基哥的猜想一般,后续这些尸体被陆续找到,几个宦官和宫女的尸体一个不差。也全部都是溺水身亡。

后面发生的事情,果然没有超出张齐丘的预料。

李隆基激动的走上前来,一把拉住颜杲卿的衣袖问道。

李隆基气急败坏的走上前去,一脚将方有德踢倒在地,指着他痛骂道:

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基哥心中期盼着奇迹,但是他也明白,希望很渺茫。

正在这时,此番出征的幽州边军行军长史颜杲卿,满头大汗的走了进来。他看了看面沉如水的李隆基,又看了看一旁大气都不敢出的方有德等人,在肚子里酝酿了许久的话,此刻却不知道要怎么去说了。

“圣人,张巡等虽有大错,但罪不至死啊。留他们一命,让他们上战场立功吧!”

李隆基对着方有德咆哮道。

他心中的悲痛,顿时被冲淡了不少。

朕对你们家的恩义,你就是这么报答朕的?”

“你把环环赔给朕,你把朕的环环送回来啊!朕要你的官帽做什么,那本来就是朕给你的东西啊!”

武周长寿二年(公元693年),皇嗣李旦的两个妃子刘氏、窦氏被武则天召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