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明天就要动身了。”
那么这些山民自己怎么过冬呢?
答案是,他们去山里捡石炭,然后烧地暖过冬,日子比长安城内的百姓还滋润。
与此同时,长安权贵们也看不起石炭,认为这玩意味道很大不说,还很沉不好搬运,使用起来的效果,跟木炭比并无优势。
如果已经推进到这一步,都不去现场看看,那就太丢穿越者的脸了。
一来,此次外放的人,只有三人而已,数量并不多。
离长安最近的点木炭供应点,是长安西南面的终南山。
石炭如果没有大规模开采,成体系的运输,那么它的价格也不会很便宜。
方重勇又瞥了一眼工部提供的河东石炭分布图,上面密密麻麻到处都有标注。据工部的某个官员介绍,那边好多煤场都是露天的,广泛供应周边州县。
同官县的山民不肯架着牛车运煤到长安,那是因为煤炭的比重,比木炭高很多。一车煤炭卖不出一车木炭的价格不说,还要把牛累个半死。
只是,山西的煤,在交通不便的封建时代,也没办法大规模运到陕西来解燃眉之急啊。
不过远水终究是不解近渴,这一招最快也要到明年了,老郑靠着煤矿过冬,大概是没指望了。”
“还是老老实实的玩老婆去吧,明天就要去邠州找煤矿,好久都玩不到了。”
再加上贞观时候的大唐是典型的“小政府”,官员数量比开元时期小一个数量级,属于杂事能不管就不管的状态,所以这件事就只是在工部挂了个号,一百年多没下文了!
明摆着的,需求决定生产,民间与权贵们没有那个需求,朝廷也就没有心思去瞎折腾。
方重勇将王韫秀揽在怀里,感慨叹息道。
毕竟,从百姓手里抢东西,比自己去开荒,要容易多了。
它的水流,很多都是来自泾水沿岸的山泉,而山泉水往往比河水温度要高一截。有时候河面上看着好像结冰了,实际上只有薄薄的一层,人马踩踏上去就要掉河里。
除了大价钱建立矿井,使用机械和人力结合的办法采矿,才能可能大幅降低煤矿价格。
只不过这个地方很大一片地区是皇家禁苑,李唐宗室的人经常来这里打猎,所以那一片的树木是不允许砍伐的。
就算价格能便宜不少,那又如何?权贵们缺的是钱么?
他们缺的是生活质量啊!
……
方重勇抱起双臂观摩良久,随即在这张地图上煤炭矿坑的位置画了个圈。
圣人如此赏赐,当然是说明方重勇圣眷正隆。可皇帝如此不惜民力,赏赐无度,对于国家来说是好事么?
方重勇摆了摆手,径直朝着书房而去。
“圣人赏赐的木炭,不能卖,不能送人,只能自己用。咱们家里人不多,这些木炭我看足够用十年了。”
历朝历代“肉食者”们的臭毛病,在李唐帝王和宗室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身份贵为皇子,却要看一个宦官的脸色。这一刻,众人心中的悲哀是无以言表的,他们更是不敢表达出来。
甚至彼此之间恶意更多!起码路人对他们不会有杀意,但李隆基就难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