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取生活所需的物品。
泾水冬天是既结冰,又不结冰。
这一刻,他有点体会到汉高祖刘邦当年的无奈了。
方重勇喃喃自语的说道,他发现当自己难得发一回善心不再躺平,想要拉盛唐一把的时候,竟然拉不动!
当个老硬币争权夺利,从别人口中抢吃的,那很是容易的。
陕北的地形,以台地和山地为主,讲究的就是一个“望山跑死马”。屋舍在山间台地上一层一层的延绵,夹杂着梯田。
木炭他们舍不得用,因为那是可以运到长安换钱的。
这个地方的石炭,是埋在地下的,普通百姓根本就捡不到,甚至现在知道这件事的人都不多了!
但是在太宗的时候,工部虞部司的官员,曾经奉命在附近勘探过,发现此地有一处十丈深的石炭坑。
以当时的技术条件,可以扩大矿洞后进行零星开采,只是当时并没有开采价值。
方重勇推门而出,往卧房的方向走去。
书房里,方重勇拿着烛台,在墙上挂着的几张地图上标注着位置。
地图上标记的这个地方,位于长安西北,在泾水边上的邠州更北面的郊外。
老郑又请来专人临摹过以后,才送到方重勇手里。这一系列折腾可谓是山路十八弯,不知道闪断了多少人的腰。
此三王,非奉诏不得入长安。如要面圣,必须先向宗正寺报备,圣人同意之后方可动身。
有些人家,便直接在台地的侧面开洞,居住在里面,也就是方重勇前世经常听到的“窑洞”。
然而,这里虽然交通便捷,但是煤炭开采条件并不好,当地也根本没什么村民山民之类的在使用石炭。更没有什么关于煤炭的“江湖传说”。
十王宅大门外,站了十几个穿着大唐皇子锦袍的人。他们一言不发,安静的等待着新任十王宅使鱼朝恩,宣读李隆基派人送来的圣旨。
同官县的山民们捡石炭用,只是因为方便,作为木炭的替代品,它燃烧的时间比木柴要长得多,而且比烧柴的味道小很多。
经典的生物能散热+自动挡风,还有对话聊天功能。
从资源利用效率的角度看,建都长安应该算是所有选择里面排倒数的了。方重勇也很无奈,因为哪怕脑子里有再多的馊主意,也没办法把长安建设成洛阳那样四通八达。
而随着长安木炭价格的水涨船高,距离长安三百里的同官县,都开始烧制木炭运送到长安贩卖了,形成了一条新的产业链。
方重勇摇了摇头,用炭笔在地图上画了个叉叉。
郑叔清几乎是将黜陟使纠察不法,处置官员的“大刀”,架在工部相关人员的脖子上,才把这份“失传已久”的文档找到。纸张过了这么多年都算是文物了,找到的时候已经快成碎片状态。
岐王抱妹子取暖都叫“雅事”,还有更过分的宗室,养着大量的仆人,冬天让他们背对着自己,站成一排成为挡风的“人体屏风”。
然而一旦你想把蛋糕做大的时候,却发现本应该站出来办事的人,一个两个全都躺平了,只有你一个人在努力。
王韫秀看着他的背影,微微皱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