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玄幻小说>盛唐挽歌> 257.第224章 “听劝”的基哥

257.第224章 “听劝”的基哥(2 / 5)

不应求。

北宋巅峰的时候都这鸟样,还占着运河的便利,那现在唐代的长安如何,其实随便想想就能知道情况不太妙。

下一场雪,冻死一些人,太平常不过了。

方重勇不想表达自己廉价又无用的同情心,只好拍了拍张光晟的肩膀说道:“去忙吧,某现在去大明宫面圣,改天再聚。”

张光晟拱手行了一礼,随即带着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出了春明门。

为什么要送到春明门,而不是西面或者南面的乱葬岗呢?

因为这些人的尸体,并不是随便处置的。

长安东面有一个“义庄”,金吾卫做事当然要更讲究一些,这些暂时无人认领的尸体,要放在义庄里面等待家乡来人将他们领走,然后落叶归根才能入土为安。

唐代的人很忌讳家里人“客死他乡”,但凡有条件将死去亲人从外地接回故土的,都会不辞辛苦的走一遭。能让金吾卫中郎将带队拖尸体的,也不会是长安城内社会最底层的那一批人。

或者换句话说,定然有另外一批被冻死的人(数量可能更多),由另外的金吾卫士卒,将其运到城西与城南的乱葬岗,随便挖个坑埋了。

方重勇不敢细想下去,只得对张光晟匆匆告辞。

来到这个世界已经五六年,一件又一件残酷的现实,让方重勇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如果自己改变不了现状,那就闭嘴,并且收起心中那无聊又无能的同情心。许多人不值得别人同情,许多人也没有资格去同情别人。

方重勇脑子里充斥着各种乱糟糟的想法,来到大明宫门前禀告之后就被高力士带进了宫内的梨园,这里也是基哥临时的寝宫。

还没看到基哥的人影,方重勇就听到前方不远处传来管弦丝竹之音,优美动人。

看到方重勇一副呆瓜模样,高力士介绍道:“这是圣人改编过后的霓裳羽衣曲,怎么样?”

“圣人编写的乐谱,那岂是在下可以置评的呢?

某可不敢评价呀。”

方重勇诚惶诚恐的说道。

“你啊你啊,还是这么的滑头!”

高力士哈哈大笑,随即凑过来小声说道:

“你父亲编练神策新军,防的是外面的盗匪。圣人虽然满意,但还是觉得差了点意思。

而银枪孝节,乃是防家贼的。这件事,年后你就要外放长安去办好。现在进度太慢了。”

高力士言语中有劝说之意,方重勇无奈苦笑道:“宁缺毋滥,圣人说不要关中将门子弟,某也得小心翼翼去外面找啊。”

“所以才说,要抓紧呀。”

高力士不动声色的提点道。

其实无论是之前被杀的陈玄礼也好,方有德也好,高力士也好,都是属于基哥“潜邸势力”。这些人,跟关中的本地派,利益并不是完全一致。

比如说,方有德等人就很难跟基哥的子嗣们合作,也毫无感情!更没有利益扭带。

但是关中本地派,却可以毫无心理障碍与基哥的子嗣们合作,成为基哥驾崩后的“新贵”,比如说韦氏、裴氏出身的人才等等。

神策军防得住京畿之外的谋反,却不一定防得住“无所不在”的关中本地势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