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是谋取江东为辅,谋取淮南为主。
官家屯兵寿春,日日操练不息,枕戈待旦,甚至还可以派一些游骑去骚扰贼军。
但是必须要坐视扬州被贼军攻打围困,绝对不能贸然出兵救援。
到时候李琦必定不做他想,一心只想投靠。
待双方力竭之时,官家再带兵一鼓作气,先解扬州之围,再率部打过长江。
到时候无论如何,起码淮南已经拿到,江北之地,已尽入官家之手。”
元载说出了他认为的中策。简单来说,就是所谓的“援而不救”,一直在李琦身旁敲边鼓,呐喊助威,就是不去扬州解围。
等两边的气力都消耗得差不多了,再以“救世主”的身份出现在扬州。
一口气把两方都收拾了。
不得不说,好与不好另说,这计谋确实是够歹毒的。
“上策如何?”
方重勇顿时来了兴趣。元载这厮果然有两把刷子,起码不说废话。
“派些精干士卒,混进贼军之中。
让他们去江东各地鼓噪造反,让火烧得更旺一些。
人越多,粮草就越是不够,这些人就越发要跟本地大户起冲突。
让他们疯狂起来,互相攻伐,越乱越好。
如此,贼军势头必定如星火燎原一般不可阻挡。
可是,这些贼军头目原本只是田舍郎而已,不懂发展生产。军队太多,供养军队的粮秣辎重势必不够,缺粮的问题就无法解决。
所以兵越多,反倒是垮得越快。
到时候,王师再如同神兵天降,渡江剿匪。定然会受到当地大户们的热烈欢迎。
有本地人作为内应,破敌就不难了。
然后,官家先杀贼军首领以安民心,再杀土豪劣绅以平民愤。
以无主之地,分给失去田产的百姓。则江东大定,官家一呼百应也。”
元载一脸正色的对方重勇叉手行礼说道。
至于扬州如何,元载没说,似乎也不必要说。因为江东的反叛发展得如同星火燎原,李琦吓都要吓死,哪里敢去跟方重勇讲条件。
只怕不等方重勇开口,这位亲王就会主动请求,来汴州“养老”。
不得不说,元载的计策,除了自己不当人,也不把别人当人外,确实好用。
其实元载的毒计说简单也是真简单。
农民起义的领袖,大部分都缺乏对应的统帅能力,而且不懂得发展生产的重要性,常常都是流寇作风。
吃光一地,就转战另外一地,如同滚雪球一般,人越来越多,后勤压力也越来越大。
到后期,这些“义军”的队伍,战斗力不是越来越强,而是越来越弱!
甚至连士兵吃饭都成问题。
而这个时候,本地大户,已经控制不住他们亲手放出来的“恶魔”了。就算是“义军”的首领,也没法做到如臂指使,都是下面的小头目开始自行其是了。
杀谁不杀谁,抢谁不抢谁,“义军老大”们说了都不算。
本地大户与这些“义军”会彻底撕破脸。
等他们闹够了,方重勇的机会不就来了吗?
“方某之上策,便是你之下策。
但你可知本官为何不用你的上策么?”
方重勇沉声问道。
“请官家解惑。”
元载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