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忍将夙愿,付与东流?
御驾亲征的陛下忽然回宫,立刻在长安掀起了不小的议论。
任用奸佞,谋害忠良,昏庸无道,怠政懒政……,之前百姓对他的评价并不好,如果要评选一位大夏有史以来最昏庸的君王,恐怕绝大多数百姓都认为是当今陛下。
但人们对他的一切看法,都随着他击杀魏国皇帝,覆灭魏国,御驾亲征,亲自带领大夏将士攻城略地,将大夏版图扩张到极致而改变。
如今,大夏所有百姓,每天都在盼望着陛下能带兵吞并楚国,消灭齐国,将大夏带领到一个新的高度,他却忽然回宫了,让人百思不解。
更令人不解的,还在后面。
多年以来,陛下身居宫中,几乎不管国事。
然而,此次回宫的第二天,他便给三省下了一道圣旨,命攻打楚国的大军原地扎营,按兵不动,同时,命已经攻占齐国小半国土的右相等人,暂时放弃攻齐,转而向赵国方向行进。
这道圣旨,既在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虽然赵国和大夏是几百年的友邦,但国家之间,哪有什么真正的友谊,大夏想要一统天下,不可能独留赵国,迟早要将兵锋转向他们。
只是,齐国和楚国尚未拿下,陛下就对赵国动了心思,是不是太早了一些?
况且,这样一来,大夏将三线受敌,很难想象,陛下怎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左相和兵部几位官员进宫面见陛下,试图劝他收回成命,但却连陛下的面都没有见到,随后不久,陛下的第二道圣旨就传了下来。
自此以后,明镜司之事,将直接向他汇报。
明镜司本来就是只对陛下负责的,这道圣旨,看似没什么意义,但一些嗅觉敏锐的朝臣已经察觉到,朝廷,似乎要变天了。
陛下不可能没来由的下这么一道圣旨。
这道圣旨更深一层的寓意是,大理寺卿李玄靖,已经不再执掌明镜司。
一个大理寺卿,是不可能让几大世家,满殿朝臣忌惮的。
李玄靖能在朝中叱咤这么多年,一靠手中的明镜司,二靠陛下的袒护,如今,明镜司已失,意味着皇恩也离他远去。
而失去了这两样东西,他也不过就是一个普通人而已。
当然,说他是普通人,还是有些勉强的,毕竟,普通人可没有一位法家半圣的儿子。
不过,法家半圣,听着厉害,但在如今的陛下面前,整个李家,哪怕再加上和他们关系匪浅的三清宗,都还不够看。
虽然不知道大理寺卿为何失宠,但他的失宠,毫无疑问意味着,淳王已经离皇位越来越远。
淳王府中。
因为淳王醉心厨艺,从来不主动和其他的皇子争些什么,王府之内,也不招谋士,想要给淳王出谋划策的谋士,须得先练就一手不凡的厨艺,才能入他的眼。
这些谋士的政治嗅觉,自然异于常人。
在大理寺卿失宠之后,他们就没有留在淳王府的必要了,淳王和恭王之中,很明显,恭王才是笑到最后的那个。
淳王府内,为数不多的假装成厨子的谋士,已经迫不及待的赶到了恭王府。
恭王府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