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就此伤仲永了。
那么,教练组又依据什么来安排和设计这些训练项目呢?
总不可能说,主教练就一句话,我要踢传控。
然后,教练组就这样安排了。
哪有这么简单?
如果一名主教练这么说,那就太业余了。
足球本来就有传控,你要踢什么传控?
像巴萨?
学巴萨的什么?
哦,三五个人的团队小范围传递?
行啊,没问题,想要学到什么程度……
最后就是不断的细化,再细化。
主教练一定要给出非常明确的训练指导方针,让所有的教练组都知道,球队接下来想要怎么踢,怎么配合,达到什么效果……
最后,教练组再根据主教练的指导方针,不断地细化,设计出各种各样的,模拟实战的训练场景出来,再根据难度划分为不同层级,让球员通过训练去逐层掌握。
教练组还要随时掌握球队的训练进度,进而控制难度。
每一堂训练课都要适度,要控制在让球员尽全力去完成。
没尽全力,代表训练量不够;无法完成,就会打击球员的信心。
这里面都是有很深学问的。
只有让球员尽全力去完成,他们才会有满足感和成就感,接着再适当提升难度。
就是这样,一步步地引导球员提升和进步。
而所有的前提就是,主教练的训练方针是什么?
现在,杨诚就很明确地告诉所有人,对阵皇马这场比赛,球队所展现出来的战术成果,就是接下来他想要的。
这就证明,过去这段时间,球队的训练是有效果的。
那就需要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深挖、夯实,引导球员去努力和提升。
如果要采取高位防守,阿尔沙文要踢前场自由人,阿什利·扬在左路,那球队的防守就要跟着变。
接下来球队的很多训练内容也要跟着调整。
例如,阿尔沙文在左路时,跟阿什利·扬在左路,很多情况就不一样了。
同样的道理,调整之后,右路的防守也会跟着不一样。
针对麦孔的训练,什么时候前插,什么时候回防,训练也要做出调整。
这又是很多球迷容易忽略的。
那就是在球场上,很多时候,球员所表现出来的,所谓的个人能力,实际上,在球队平日的训练里就已经反复演练过。
同时,这也是教练组有意引导的。
例如,亚亚·图雷的带球推进。
什么时候推进?
这就是杨诚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在训练亚亚·图雷的东西。
但体现在球场上,就好像变成了球员的个人能力。
还有像阿尔沙文。
今年夏季,球队集训时,教练组发现一个问题。
阿尔沙文的射门很喜欢用抽射,而且是用力的抽射。
但他的射门又很喜欢追求角度。
这就导致他的大力抽射很容易因为太过追求角度而打偏了。
于是,教练组也针对他在这方面的问题,对他进行了加强训练,帮助他掌握在各种情况下,灵活运用其他射门技巧的能力。
哲科就更不用说。
他在踢皇马时,两次背身,胸部停球后转身直传,这些都是平日训练时反复演练过的。
杨诚一句话,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