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第233章 胆大妄为(加更)

第233章 胆大妄为(加更)(2 / 3)

由却并非三言两语能够解释清楚。

就在他们这随着皇帝一行逐渐接近冀州时,那原本寂静无声,被打压缩在老家的黑山贼突然如雨后春笋般复苏?

那怎么可能,有心人都知道,这不过是王芬拙劣的借口罢了。

今日,也就是正在八月中旬。

当皇帝与八千随驾兵马及众多随行达官贵人们渡过黄河,刚刚离开孟津渡不两日,河内郡守朱儁的紧急塘报便飞速送达。

那王芬以黑山贼复起的为由请兵数万,先斩后奏,甚至还大张旗鼓地通知到了朝廷。

如此荒唐行事,让所有人都有些发懵,整个随驾的小朝廷陷入了短暂的慌乱。

其中率先出头的,是那随行的太史赵温。

他正气凌然的出列,禀告皇帝,直言道:

“臣观北方夜半有赤气,东西竟天,此乃不祥之兆,恐有阴谋,陛下继续不宜北行!”

阴谋?!

一时之间,可谓是人心惶惶,连皇帝刘宏也面露忧色。

这确实迷信,但,大汉朝,他就信这个。

天人感应,是古代华夏哲学的重要概念。

天被赋予了人格化的神性,成为了一个有意志、能赏善罚恶的主宰者。

人们认为,如果天子违背了天意,不仁不义,天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天就会降下祥瑞以鼓励。

这种观念实际上成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一种工具,因为它强调了君主的道德责任和天命的重要性。

可以说感应天意,乃是皇帝执政的合法性所在。

对于太史赵温的话,刘宏不得不重视。

于是皇帝车驾暂停,北巡行程暂时中止就地扎营。

皇帝召集随行众臣,在晚间召开大集议,讨论是去是留的问题。

一时间,整个队伍,人心惶惶。

而就在与此同时,一个更为惊人的小道消息在队伍中迅速传播开来——冀州刺史王芬欲图谋不轨!

“噗——”

“这都什么垃圾。”

苏曜在得知以后,则是气的跟随行而来卫明和王凌等人吐槽。

他本以为只是一个普通的迷信,正准备找些科学方法说动皇帝继续推进,结果.

“亏那许攸还敢自诩智计过人,谋划半天,就这?”

卫明摇了摇头:

“听说是守宫令荀彧先收到了友人告密,本是将信将疑。

结果就传来王芬在冀州治所高邑(河北邢台柏乡县北固城店镇)起兵的事情,倒算是做实了此事。

那太史赵温应就是得了守宫令的信儿,故而才借天象之说示警陛下.”

“不止呢,我方才也收到了家父的来信”

郭淮拿出了信件:

“那王芬也不知哪里来的自信,居然起兵前还给家父去信,要配合响应他的作乱.”

紧接着王凌捂脸:

“刚刚下人报也有我的信件,别是也在说此事吧。”

“什么玩意?!”

苏曜拍桌:

“废立之事,何等重大,他怎地就能整的人尽皆知,老子还没到冀州呢,这别介就要打道回府了吧?”

“不行,等了这么半天了,敢给我搞虎头蛇尾的话,我跟他没完!”

说完苏曜啪的一声合上手掌,眼中一抹精光一闪而过。

正如袁绍的谋士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