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马腾的计策并未能瞒过徐晃的眼睛。
两人在雁门关下激战月余,斗智斗勇,早已把对方的习性摸的差不多了。
就像马腾见徐晃有变,察觉不对一样,徐晃也从马腾军营微妙的变化中察觉到了马腾军的异动。
第二天早上,徐晃便派出斥候,确定了马腾军的撤退,并且使人尾随其路线,同时快马加鞭向苏曜汇报这一重要情报。
“好啊,恭喜大将军!”
荀攸当即报喜说:
“马腾贼子慑于大将军兵威,仓皇而逃,雁门关之危解除,我军无需再分兵应对,当留下部分军队驻守后立刻回师洛阳,以处理科举之变。”科举之变,没错。
就在马腾撤军的消息传来之前不久,洛阳的消息也通过驿使快马加急,送到了苏曜军中。
本来,众人还在犹豫该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现在马腾主动撤军,简直就是瞌睡了有人递枕头,正合心意了。
于是乎,众人便都说请苏曜先快马回京,处理国事,这边交给自己等人便好,然而.
“马腾贼子作恶多端,杀我百姓,占我城池,安能不予严惩,反倒放虎归山?”
众人听闻苏曜之言,纷纷面露难色,军师荀攸率先开口劝阻道:
“大将军,如今科举之事在洛阳已闹得沸沸扬扬,寒门学子群情激奋,若不及时赶回处理,恐生大乱,动摇国本。”
“马腾虽作恶多端,但他既已撤军,短时间内对我军已无威胁,且他此次撤军定有防备,贸然追击,恐难有成效,还望大将军以大局为重,先回洛阳主持大局。”
荀攸一开口,其余随行文官们是纷纷响应赞成。
有说科举乃天下头等大事的,也有说马腾英勇善战,撤退不会全无防备,追击不宜的,还有说如今洛阳局势不稳,各方势力暗流涌动,若苏曜不及时回去坐镇,恐被心怀不轨之人趁机生事的。
总之就是让苏曜分清轻重缓急,不要舍本逐末。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然而,苏曜大手一挥:
“诸位所言,本将军都明白。但马腾此贼,如今占据关外之地,若任他整合领土,勾结胡虏,以他窥伺中原的野心,我边疆定然烽火连连,百姓无一日不宁!”
“故而,绝不能把这个隐患留待以后!”
“至于京中之事,不但有卢公,王大夫等人坐镇,我还命王凌亲自回城,协助都察院办案。”
“我相信定能不负所托,处理好科举之事。”
说罢,苏曜便喊人备墨,提笔挥毫,给万年写了一封密信,命随行亲军护送驿使,快马加鞭送往洛阳。
在信中,苏曜一方面传达自己的精神与任务要求,另一方面也鼓励小万年,要坚定信念,不要被那些妄图破坏科举制度、维护旧有利益格局的世家大族所吓倒。
他告诉万年,科举制度是为天下选拔贤能之士的重要途径,关乎着大汉的未来,绝不能因一时的困难而动摇,要铭记他们改革的目的——打压,平衡代表旧势力的关中与中原世家,提携寒门和边郡世家以稳固大汉根基。
在信中的最后,苏曜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