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充满了懊悔和恐惧。
他没想到自己一念之差,与马腾勾结,背叛朝廷,如今报应来的居然如此之快。
不用想,他也知道,苏曜绝不会轻易放过自己这样的叛徒,等待他的必将是严厉的惩罚。
“太守莫慌!”
就这时,军师顾明站了出来:
“某闻大将军苏曜已启程回京,如今出关外者不过是其麾下一别将,带骑步数千而已,还多是降卒。”
“既然如此,我等又有何可惧?”
当即,其军师便提议,趁着敌军未至的时机,太守应尽快联系关外四郡其他太守,说明情况,据城死守,共同进退,同时借兵胡人,狠狠的打击苏曜的这支别部。
军师顾明的话如同一剂强心针,让陷入绝望的太守李宣眼中重新燃起了一丝希望的火。
他猛地睁开眼睛,咬牙切齿道:
“好!就依先生所言,那苏曜欺人太甚,我等又岂能坐以待毙?”
李宣迅速行动起来,他立刻召集了郡中的亲信官员和将领,向他们说明了目前的严峻形势和军师的计策。
众人听后,面面相觑,心中着实有些不安。
关外郡县不比关内,尤其是云中等郡刚刚重建,兵微将寡,城中守兵只有不过千余民壮,其中还有三百人是太守李宣从老家募来的私兵。
但同时,也正因为有那三百私兵坐镇,李宣也得以顺利控制云中郡府,在其威逼利诱下,众官吏也只能纷纷表示愿意听从安排。
随后,李宣亲自修书数封,派快马加鞭送往定襄、五原、朔方三郡,向其他太守说明苏曜的来势汹汹以及自己的计划,言辞恳切地呼吁他们摒弃前嫌,共同抵抗苏曜的军队。
同时,他还命人携带重金和礼物,联系治下诸胡人部落首领,与那些首领进行接触,务必要说服他们出兵相助。
对于这些胡人,李宣非常重视。
他很清楚自己那千把人的守兵难当大任,真正的主力还要看这些胡人。
汉人在关外如今数量不多,而胡人们则世居此地,人多势众,骁勇善战,而且皆是骑兵。
只要有这些胡人助力,他一边守城的时候,一边让胡人游骑骚扰官兵的补给线,断其后路,那才是大事可期。
在等待回信的日子里,李宣加紧了云中城的防御准备。
他首先尽可能多的征调了城中的青壮年男子,编入军队,加强训练;同时,将城中的粮草、兵器等物资进行了清点和储备,确保在长时间的围困中能够自给自足。
城墙上,士兵们日夜巡逻,警惕地注视着城外的动静,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几天过去了,定襄、五原、朔方三郡的回信陆续传来。
让李宣感到欣慰的是,其他三位太守都表示愿意与他共同抗敌,他们也深知,如果不联合起来,等待他们的只有灭亡。
于是,四郡开始互通有无,相互支援,共同制定防御策略。
而在与胡人部落的交涉中,李宣更是成果颇丰。
不得不说,这件事其实挺颠覆他的认知的。
在就任来此地前,他一直以为这些胡人都是些野蛮难驯之辈,很难治理。
然而,当真的上任后他便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