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望、交头接耳或自顾自准备自己的考试材料。
这些行为都是对其他考生的不尊重。
演小品过程中换布景、换道具,也一定要积极主动去帮忙。
考官对考生人品的重视,有时往往比考察考生专业还重要。
“215号,他在偷看答案,不予参加会试!”
“294号,咬手指,减去10分!”
“213号,伸头查看前面考生的试卷,不予参加会试!”
“……”
一个个考官在那看着视频中的图像,然后说出考生的各种扣分行为,甚至是剥夺参加会试的资格。
北电三试,在1995-2005年之间,就是这么的严苛。
而也就在无数考官记录的同时,陈愈却已经做好了试题,准备提前交卷。
“嗯?”
很多看着陈愈的考官,全部把目光看向了陈愈方向。
这个被张主任提及的学生,他们知道,中戏上次复试,他也考了第一;这件事,居然还上了娱乐版的头条,可让系里的好多老师,讨论了好多天。
所以这个名字,显然在很多老师眼里,很出名。
这个考生,居然提前交卷了?
但这,其实是考试允许的,所以几个考官并没有多说什么。
唰!
陈愈起身,将试卷交到了监考考师的身前。
交完,还朝他深深的鞠了个躬。
“还不错啊,这考生!”
这行为一出,一帮考官都有些刮目相看。
不愧是中戏和北电初试复试都第一的学生,是有点东西在身上!
礼仪,是一个考生最起码的基础认知。
“多少分钟?”
一个考官在那问着。
另外一个考官看了下时间:“半小时都没到,25分钟吧,他答完了整张试卷!”
“去把他试卷拿过来!”
一个领导模样的考官,朝着身旁的一个老师说着。
那老师立马走了出去。
不一会儿,陈愈的试卷,就到了这几个老师的手中。
选择题,他们并没有看。
直接看起了问答。
“《高山下的环》?”
看着陈愈在最喜欢的十部电影一栏,第一部是这电影的时候,一众考官齐刷刷的都愣住了。
“这小子,看过这部电影?”
要知道,现在可不是后世资源满网络的时代,很多的老电影,真的很难找到。
除非你真的有关系。
更何况,《高山下的环》,还是一部“禁片”!
这是1984年国内著名导演谢晶老爷子拍的一部主旋律军事战争片,当时上映时的反响空前的强烈;在座的很多考官,那当然是都看过的。
而陈愈这些80后,那时候才刚刚出生,他们从哪看到这部电影?
不过一众考官倒也没有多想。
而是看向了陈愈的点评。
“华夏有史以来最好的战争片,影片没有煽情的战争重现,不带英雄的倾情歌颂……”
“这学生,还真看过!”
一个考官看着点评忍不住道。
“可以的,这个点评很到位了!”
“谢晶老爷子的电影,能让他最喜欢,还挺让人意外的!”
这道题,其实北电每一年的艺考笔试都有,但陈愈,是历史上唯一一个提及这部电影的考生。
而且,还是一部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