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小的知名度。
特别华人圈层,那种代入感更深。
所以霍宗南肯定乐于给陈愈充当法律顾问,再怎么说也是“自己人”!
不过陈愈还是留了个心眼,会让国内的法务团队,一起确认这些合约,倒不是他不放心caa,而是出于互相信任的原则。
很快,陈愈又跟caa签订了几个广告代言的合同,其中还有《碟中谍3》的角色确定。
300万美金+2%的影片分红!
比当时刚刚闯入好莱坞的李联杰要高,但低于周闰发和程龙。
程龙《尖峰时刻》是400万+3%的分红,周闰发也差不多。
这就是好莱坞拍电影的好处了,任何参演这部影片的人员,都有相应的分红条款,包括编剧、幕后工作人员等等,当然演员肯定是拿的最多的。
一般所有演员加起来,可以拿到20%的分红,还有导演、摄影师等等。
这个分红不光光指电影票房,还有影碟、周边、冠名等等的收入。
当然好莱坞六大巨头也不是做慈善的,一般这种分红,是盈利后的分成。
跟华夏电影基本上靠票房收入所不同,好莱坞的影片,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工业商业运作体系等等已经非常的完善。
所以票房的利润,其实只占据到一部电影总体收入的20%~25%。
票房虽然是衡量电影好坏的重要依据,但不是好莱坞电影的最主要收入。
像华夏国内电影这个票房占比要达到80~90%,也就是一部电影,基本上只能靠票房来赚钱;但美国资本社会会盈利、薅羊毛,除了院线收入之外,目前还有6大板块的利润。
周边、音像制品、视频出租和点播、航空公司和高级场所的ppv、音乐角色等电影相关版权、植入商业!
这六大块,占据了剩余的80%的收入。
所以别看一部电影票房拿下了10亿美金,但事实上它的总体收益,可能要达到30亿,甚至更多!
陈愈之前就对美国的电影发行、分成等等有所耳闻,这一次听说后,更是有了一个全新的了解。
难怪周兆龙说拍了《黑客帝国》,十多年了,依旧还有每年几十万美金的分红进账;实在是这部电影,后续的收入真的很高。
那程龙、李联杰这些,就更高了。
李联杰目前片酬+分红,差不多要达到2000万美金;程龙最高达到过4000万。
所以两个人来内地拍摄,要么自降片酬,要么自己做投资,不然很少有投资方,会给的起这个钱;程龙就是选择了自降,而且参与投资。
李联杰是没人请得起,所以国内找他拍电影的人是真的少,像《霍元甲》就是他自己要拍的。
但事实上,按照上面的收入来算,李联杰这个2000万,确实很赚。
因为在碟片市场,他比程龙更加受欢迎。
而国内没有这么高的其他收入,来支撑他们这么高的片酬,李联杰错就错在,这家伙是真的把美国和国内拉平了,《投名状》一个人就占据了50%的投资额。
程龙在这一点上,就做的比他好多了。
“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