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战争剧,搭建城楼实际花费五十万元,财务可以走两百万元的账,反正城楼已经炸掉了,死无对证。
如果去国外取景,没有发票,制作成本更是虚报,根本无从查起。
再就是签订阴阳合同。
关于阴阳合同在娱乐圈的运作,甲方报账的时候,会把阴阳合同的总额加起来,作为聘请明星的片酬。
我们经常看见动辄上亿的片酬,其实小头是明星的出场费,大头是宣发公司负责的宣发、代理、营销、器材、租赁等服务,乙方会负责开具相应发票用于甲方入账。
看似合情合理,但是那些都属于无形资产,都是入了账以后看不见摸不着的东但是钱已经从甲方口袋里花出去了,进了乙方的账户。
此时,钱已经洗白了。
因为宣发费用不正常,还闹出过笑话。
想当年,广线传媒宣传《新英雄本色》的时候,可是花了三千七百万的宣发费用。
而电影上映时,排片起片量就只有百分之十一,最终总票房为六千三百万。
制片方要求广线传媒拿出宣传费用明细,然而广线传媒据传只给了一张几十行的表格,随后说合同未规定【乙方有向甲方提供钱款明细的义务】,花了三千七百万,只拿几十行表哥就交代过去,最后只有六千三百万票房,这是为什么呢?
说明实际上没在宣发上花那么多钱呗!
所以才没有钱款开支明细,因为拿不出来,又不愿意编一个轻易被戳穿的假账,毕竟那还得继续编故事。
另外,虚报票房收入也可以洗钱。
近些年,大夏国电影票房屡创新高,媒体揭露的假票房、偷票房事件也数见不鲜。
如《叶问三》被广播电视文化管理局约谈,就因票房造假。
在排片并不算高的情况下,上映首日票房破亿,五天拿下几个亿。
这种不正常的现象自然引起行政部门的关注,但是被关注、被查出的电影少之又少,大多数的电影在合理范围内造假票房,赃款洗白,扣除较低制作、宣发、院线成本,大约为百分之二十,还能拿到百分之八十的干净钱。
法律法规的缺席、主管机关的不重视,导致娱乐圈洗钱的泛滥。
“还有这样的说法?”
沈飞听完了他们的讲述,顿时相当惊讶。
“是啊。”
周传声冷笑道:“我们文化管理局规定艺人报酬只能占总投资一定比例,艺人报酬上去了,总投资必须拉上去,他们洗的就是总投资的钱!"
听到这个话,沈飞微微一怔。
毕竟虽然他很聪明,但之前当艺人的时间太短,对于娱乐圈的很多内幕,沈飞其实是不了解的。
这种事情,隔行如隔山,有时候真的就是如此。
看沈飞一脸茫然的样子,周传声笑着解释道:“比如一部剧规划总投资五亿,计划主演五千万,四亿是道具布景人工特效等各种费用,他们不舍得花钱,他们只想花一千万用来搞道具布景人工特效等费用。”
“那怎么拍啊?”
沈飞一脸懵逼的问道。
按照周传声的说法,这种作品的制作费用,根本不够的。
周传声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