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
沈飞很少看到李正国的情绪有特别明显的变化。
但这一次。
他分明能够感受到,他老人家是很不高兴的。
而不高兴的原因,就是自己手中的这份资料。
回去的路上,沈飞就在认真的看着资料。
而等他看完之后,沈飞总算明白,为什么李正国会那么生气了。
回到东四胡同这边,他给李伟打了个电话。
“沈组长,有什么指示?”
李伟接起电话,直接对沈飞问道。
很显然。
这时候沈飞给自己打电话,肯定是有事情的。
“你查一下共享自行车这家公司的资料。”
沈飞淡淡地说道:“就是那个共享单车的公司。"
“好的。”
李伟连忙点头答应下来。
两天之后,沈飞拿到了关于共享自行车公司和创始人林威的全部资料。
资料上面显示,共享自行车是首个无桩共享单车出行平台,创造了“无桩共享单车”出行模式,致力于解决城市出行问题。
用户只需在小程序上输入车牌号或扫码,即可解锁用车,随取随用。
用户也可以共享自己的单车到共享平台,获得所有小黄车的终身免费使用权以一换多。
用户使用结束后,需要对小黄车上锁,然后手机端才能进行结算扣费。
这家公司二零一四年创建,开始的时候发展迅速,数次融资成功,巅峰估值甚至达到四十亿美金。
但是。
这家公司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厉害。
用马小云的话来说:“一个才没成立几天的公司,就凭着几个故事,组建了几个人的团队,估值就可以是几十亿美金。”
没错!
马老板被忽悠着投资了十几个亿,结果毛都没捞到一根。
而忽悠他的人,就是林威和另外一个叫朱晓虎的大佬。
朱晓虎,饿了么与美团、滴滴与快的,这两起经典烧钱大战的背后都少不了这个男人的影子。他投资饿了么,五百多万美元获得了几十倍的回报。
投资滴滴出行,七百万美元获得了一千多倍的回报。
虽然两家企业至今还没盈利,但是并不影响这个男人大把赚钱。
二零一六年的四月,摩拜单车在盛海正式发布,四个月投放了一万辆自行车。
嗅到烧钱大战气味的朱晓虎大手一挥,让专注校园市场的共享自行车骑进了城市。
从一开始,朱晓虎就瞄准了摩拜猛攻快打。
先是宣称要在六个月内结束战斗,接着又煞有介事地对比了共享自行车和摩拜的盈利模式:“一辆自行车两百块钱,骑一次五毛钱,每天骑十次,就收了五块钱,两百块钱可能四十天就赚回来了。加上维护成本,三个月收回成本。而摩拜则需要两年才能收回成本。"
只可惜共享自行车融了十三亿美金,借了阿里十八亿人民币,再搭上三十六亿的用户押金,花了两年时间都没能盈利。
不仅如此,朱晓虎和林维算过一笔账,共享单车现在每天五千万次骑行。
三年后做到两亿次,单日收入破亿,一年流水三百亿起步。
在自行车产业链条上,率先放了一个大卫星。
朱晓虎,江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