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好的气氛越来越凉,朱晓虎及时遁走,只留下马小云在原地不知所措。
但是。
林维也不是笨蛋,眼看着公司估值越来越低,到最后他干脆也选择了脱身。
于是这家公司欠了几十个亿的押金,选择了破产。
这件事就在几年之前。
沈飞印象里,好像确实有这么回事。
原身好像还被骗了两百块钱的押金,心疼了许久。
但很可惜。
除了倒霉的用户们,没有任何人为这件事承担责任。
公司的几个创始人,包括林维在内,虽然被限制了高消费,限制了乘坐飞机轮船等工具,但他们却没有承担刑事责任。
“为什么他们没有被判刑?”
沈飞拿着资料,有些奇怪的对李伟问道。
“这个,是不太可能判刑的。”
李伟苦笑着对沈飞解释道:“沈组长,您要明白,什么叫有限责任公司?就是责任都是公司的,公司欠的钱又不是我股东欠的钱,只要完成注册资本的出资义务,后面公司破产了,关我什么事。"
沈飞瞬间傻眼了。
可仔细想想,发现好像确实是这么个事情。
国家要搞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给资本家们放开手脚,什么都不监管了。
有什么问题你去法院告吧。
每个人押金一百还是二百元,你去法院告共享自行车的公司啊,要么自己百度搜索学着写诉状,自掏路费去注册地燕京告。
或者你也可以请律师,诉状里要求被告承担律师费等费用。
为了二百元钱你去告吧,就算你告赢了,好,法院判他退你押金,承担律师费,大不了着公司账上负债再加一笔律师费,掏不出钱来还是掏不出,你可是要真金白银线先给律师付上钱的啊!
但是,公司欠的钱,关我林维什么事?
你们不过几千万人损失了两百块,我林维可是损失了市值不知道多少个亿的大公司!
反正都说是正常的商业行为,警察也不管,法院也不查。
谁给的着公司资格向全国几千万人收的两百元押金,明知是押金,是不属于自己的,为什么敢挪用?
谁签的字,谁转的帐?
这么大的资金流动,银行是瞎子么?
谁该为这几千万人的两百元押金负责?
全都不知道!
想明白这个,沈飞的脸色顿时变得难看起来。
他也明白过来,为什么李正国会如此愤怒。
原因很简单,
因为那个原本应该因为被限制高消费而留在国内的林维,他竟然出现在了米国。
更离谱的是,他甚至还成立了一个新的咖啡品牌,正在赚钱!
离谱!
真的太离谱了!
......
东四胡同。
沈飞表情严肃的坐在那里,看着面前的资料,手指轻轻在桌子上敲打着。
“沈组长,恕我直言,林维现在已经到了国外,按照法律来说,我们是没办法要求引渡的。”
李伟看着沈飞,坦然说道。
虽然他明白沈飞的意思,但很显然,这个事情不现实。
且不说大夏帝国跟米国是否存在引渡协定,单单是人家林维现在身处米国这件事,就让他们毫无办法。
虽然听上去很可笑,但确实是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