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封杀十年我考编,上岸先斩娱乐圈> 第二百一十六章 家里有一亿现金的主教练(1,求自动订阅)

第二百一十六章 家里有一亿现金的主教练(1,求自动订阅)(2 / 5)

今年自己的研究生三个考编成功,一个去了海尔电器,一个去了吉利汽车,还有一个去了其他企业。

往年的研究生也有很好的去路,要么去了当公务员,要么进了媒体和游戏公司。

看完章教授列举的事实,一般人也挑不出毛病来,因为他说的都是事实。

可沈飞看着看着眉头却皱了起来。

“这家伙,胡说八道什么?”

沈飞自言自语道。

没错!

沈飞觉得,这个章教授的话,有一种浓浓的何不食肉糜的感觉。

所谓何不食肉糜,说的是晋惠帝时期,百姓们没饭吃,饿的只能啃树皮或者吃土。晋惠帝听到大臣们的汇报后,忧心忡忡的说“何不食肉糜”,意思既然老百姓都饿成这样了,为什么不吃肉呢?

这个话现在听上去有点蠢,但实际上,晋惠帝从小生长在皇家,并不知道老百姓的状况,他说这话的本心是善意的,只是被后世人理解成有些人不食人间烟火却在那里乱说话。

而在沈飞看来。

这个狗屁教授的说法,简直可笑!

按照他的说法,他的研究生毕业后都有很好的前景,大部分都去了体制内就业,最次的也能去一些大的企业。

因此他得出结论,新闻学毕业后,“进可以在外赚大钱,退可以在体制内偏安一隅”。

如果有新闻专业的学生没有找到好工作,章教授也许会来一句“你为什么不选择当公务员呢?”。

对啊,你堂堂新闻学毕业的学生,居然不去选择当公务员,非要在街边卖凉粉,真是不争气。

一般人都觉得他说的没问题。

但沈飞却很清楚,他说的根本就是胡扯。

他说研究生毕业后“自主创业、进大厂、进国企、当公务员”,但这和选择新闻专业有直接关系吗?

选择其他专业一样能走这些道路,难道新闻专业会提高进体制内的概率?

即便新闻专业的研究生能找到好工作,那本科毕业的学生怎么办?

并不是所有的本科毕业生都能考研成功,大部分考不上研究生的本科生毕业后都干嘛去了,对此有没有统计?

如果章教授是对一帮家庭条件优渥、社会资源丰厚的人灌输这种理论,沈飞是不反对的。

因为这些家庭能够提供孩子发展所需要的一切资源。

别说是新闻专业,就是学考古专业,一样能培养成上市公司高管。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号称普通家庭出身的马华腾,人家不也照样轻轻松松创业成功了么?

要知道,他爸爸可是九九年开着大奔给他公司做账的人。

这种家庭的孩子,学什么都是一样的。

但是沈飞很清楚,对普通家庭灌输这种理论是非常值得商榷的。

并不是说新闻专业不好,也不是说新闻专业里面没有人才。

而是普通家庭选择这样的专业需要走太多弯路,他们提供不了孩子“创业、进大厂、进国企、当公务员”所需要的资源。

在沈飞看来,不能拿少数个案来给整个专业的学生画大饼,要知道只有少数人才能在文科领域取得成功,而且这背后也需要众多资源的堆砌。

相较于章雪峰极力推荐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