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质疑的。
他们现在是处级干部,是因为自己的能力只能在这个岁数达到这个成就,但沈飞不一样,人家现在是处级,是因为他暂时只能做这个职位,只要资历和时间足够,沈飞必定会升官的。
仕途当中就是如此。
沈飞的地位摆在那里,他的决定,不管是督导办的哪个人,都没有任何资格去质疑。
毕竟说白了,人家的身份摆在那里。
“那我们怎么办?”
李英杰想了想,看向几个人道。
“照做就是了。”
陈大海毕竟资格老一点,缓缓说道:“别忘了,咱们这位沈主任的背后,站着的是什么人。”
听到这几句话,所有人的表情都变了。
他们自然明白陈大海的意思。
换句话说。
谁敢保证沈飞的这个决定,不会得到李正国的支持?
他们几个人,可是亲眼看到过李正国是如何支持沈飞的,更加清楚的知道,如果沈飞真的得到了李正国的支持,那这件事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沈飞自然不知道,几个副主任在想什么。
他的重心确实没有在这个事情上面,而是在学阀的处理上面。
而这一次。
他关注的事情,是院士的选拔。
我国的院士是国家所设立“科学技术”方面最高的一个称号,可以获得院士的称号,都是在大夏科学院的院士,为我国做出过贡献的老师。
国家想要发展,就必须要依靠教育,在国内目前三千多所高校,不过这其中只有三十九所真正的重点名校,预计以后也不会继续增加。
学校的名气是很重要的,只有名气高才可以吸引学生报考,重点名校想要提升名气和权威,还需要依靠的便是“院士”数量。
一所学校的院士数量,将会直接学校的资质,院士在学校的地位也是很高的,不过她的选拔可是很严格的。
入围者几乎都是各个领域的佼佼者,我国是每两年才会进行一次“院士增选”的活动,因为名额很少,所以竞争特别的激烈。
在普通人看来,能够成为候选人的一定都是需要为国家做出过贡献的科学家,可是每年的竞争情况都是和大众的想象有着很大出入的。
经常会被曝光,有人接受贿赂之类的东西。
外界未知全貌,不予置评,事情的真相沈飞无法得知,不过他很清楚,对于院士增选,高校必须是需要慎重的,毕竟优秀的人才才可以促进国家更好的发展。
但经过调查,沈飞却发现了一个问题。
有的学校每年都会有新增的院士,但是有的学校却颗粒无收,可以有新增院士的确是学校很有能力,但是学校的院士只是一个方面。
学生可以参考来进行报考,但是也不能盲目的就只凭借这一点来选择学校,有的学校只不过是在院士增选方面不吃香,但是学校的实力还是很强悍的。
但恰恰就因为没有院士,他们才被考生放弃。
可问题在于,院士的选拔过程,是有灰色地带的。
沈飞发现,虽然院士增选的标准是学术能力和实质贡献,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往往较难做到,拉关系、运作能力有时候倒成了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