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一人之下:我,张之维,嚣张的张> 第388章 秦岭深处,无根生和张之维命运节点

第388章 秦岭深处,无根生和张之维命运节点(3 / 4)

六祖的法门,若是毁掉,可能这世间就再也没有了。

作为一个异人,即便心智坚韧如无根生,心里也不禁起了恻隐之心。

“此等先人智慧,真要毁掉?!”

他看着这石壁,久久无言。

这时,石壁上的线条充斥在脑海。

慢慢的,他感觉自己的意识拔高,仿佛高到了天地之上,俯瞰全局,眼前所见,是密密麻麻的黑白线条。

这些线条虽然杂乱,却在像他传递性息。

这些信息太多了,太也具备吸引力。

不过,无根生还是闭上了眼。

“大丈夫有可为,有可不为,我离张伯端所言的无上妙觉之道相差甚远,非一人之力可以窥探也!”

而且,无根生还敏锐的察觉,这其中还蕴藏着更为深层次的秘密。

思忖了片刻,他最终还是没有下得去手毁掉此地。

若不管不顾,一律毁掉,那与因噎废食有何区别?

不有教无类,不好为人师,不代表就不为人师,这其中有本质区别。

但就这么放任不管也不行,进入这个山洞的考验实在太简单了,只需要破解何为诚,何为人的秘密,就能进入其中,获得《悟真篇》。

这与白送有什么区别?“诚”和“人”不是一个人最基本的东西吗?

若只单单是有“人”有“诚”,就能聆听此道,势必会造成德不配位的恶果,遭至祸端。

想了想,无根生只用石壳掩去了洞中的《悟真篇》,再抹去了张伯端所言,并且再上面刻下了“九曲盘桓洞”五个大字。

这既是他对张伯端的批语,也用以警示自身。

九曲盘桓洞是《西游记》中青华帝君的坐骑——九灵元圣的洞府,也就是与张之维八字相同的那位。

九灵既为九天,也为九阳,这是道家常用词语,不提也罢。

但元圣二字,却是有所代指,一般指的是至圣之师,至圣就是儒家圣人孔子,孔子所极力推崇的周公之礼的周公,便是所谓的元圣了,他被称为万世师表。

在《西游记》中,这一难的祸端,便是猴子好为人师,乱教徒弟,引出了一窝狮子,最后引出让他们毫无招架之力的九头狮子,九头元圣。

但其实这是一个双重事件,不只是猴子,九灵元圣也是好为人师。

他教出了一窝狮子,狮子不吃人,不做乱,就连下山买菜都给钱,也不吃唐僧肉,可以说一生为善。

但唯独一念之差,对猴子一伙的兵器起了贪念,偷了过来,甚至在这个秘密暴露之后,也不懂杀人灭口。

猴子发现以后,恼羞成怒,灭了它满门。

九灵元圣发现以后,也是恼羞成怒,拿了猴子。

两方都是《西游记》为数不多的好妖,却因为好为人师,要你死我活。

最后引出了更后面的大佬,青华帝君出面,抓走了九灵元圣。

之所以把九头狮子叫为九灵元圣,其实用周公之名,提醒后来的修行之人不要犯一个错误,那就是好为人师。

无根生把张伯端的洞府改名为九曲盘桓洞,无疑是想讽刺张伯端就是那洞中的九头狮子。

他教出来的弟子,都是那惹出事端,被猴子抽皮扒骨,碎尸万段,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