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超级重炮,自然不是攻击野外设备和人员,而是固定的洞穴、坚固的建筑物之类的。
另外一边,还有一辆新型大炮,大炮的口径明显要小很多,这门大炮是203毫米口径,同样也是属于重炮。其采用的同样是电磁炮,最大射程同样是达到了500公里。
虽然说,导弹也可以达到攻击要求,但是毫无疑问,大炮的使用成本和维护成本要比导弹低得多。
战争,打的就是后勤,打的就是经济战。
如何降低战争成本,这是世界各国都在做的事情。
谁的战争成本越低,谁就有可能占据优势。
大国竞争,比的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不是某个单纯的领域,仅仅某个领域领先,是没有用的。
比如经济规模,传统用gdp统计,但是要知道,各国统计方式是不一样的,这种gdp对比其实存在着很大问题,无法体现一国真正的实力。
举个例子,某个国家将牛粪、家务、小摊小贩的收入等等全部都算进了gdp。
还有一个难以避免的,那就是货币购买力。
同样举个例子,美军购买一台带有电动助力的两轮手推车需要费17万美元,这要是放在华夏,恐怕连1000人民币都不一定需要。
大家对于现代战争的印象,往往是导弹洗地,可是要知道,一枚导弹的价格并不便宜,导弹洗地那是要费很多钱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真实的战争,往往不是导弹洗地,而是炮弹洗地。
谁的炮弹多、谁的炮弹打的远、谁的炮弹更便宜,那么往往更能在战场上取得优势,获得战争的胜利。
就如电磁炮,利用电磁场的加速,那么炮弹可以打得更远、破坏力更强。
敌人连炮的影子都没看到,就处于被动挨打。
在电磁炮方面,除了华夏进行实用化外,欧美都被卡住了,主要都是解决不了轨道炮+轨道烧蚀问题。
当然,有的国家在电磁炮方面也有路线之争,比如有的认为电磁炮最有可能成功还是搞小口觉得线圈炮,而不是大口径的轨道炮。
对于华夏而言,自然是两种都要,干嘛非得做选择题。
比如军舰、岸防等等大口径炮,就采用大口径的轨道炮,这是要巨大的破坏力,小口径炮起不了作用。
比如防空炮,不需要炮弹太大,则是采用线圈炮。其他小口径低能量炮,都是采用线圈炮。
当然,大口径电磁轨道炮有个必须要解决的,就是烧蚀问题,而这就是导电材料上的问题。强电流放电烧蚀太严重,几炮轨道就坏了,那自然无法实用化。
电磁炮的一个优势,就是射程远,使用成本低。而其将彻底颠覆大炮领域,让大炮再次成为‘战场之神’。
不仅仅是炮,在枪领域,也在开始颠覆着,电磁枪已经研究成功,在进行测试着,成为与激光枪相媲美的未来战场传统枪的替代者。
电磁枪,顾名思义就是利用电磁力加速子弹的枪。它不像传统枪械那样依赖火药爆炸,而是通过电磁场将金属弹丸加速到超高速。
电磁枪射速惊人,每分钟数千发,比传统步枪快得多